雪落深山静无声
作者: 林红宾
不知从何时起,苍穹显得格外深邃而高远,好像一面偌大的弧形玻璃笼罩着大地,风儿将洁白的云朵剪成一些奇巧精美的剪纸贴在上面。偶尔下起一场雨,凉凉的,像冰淇淋含在嘴里的感觉。
哟,秋天在人们不经意间已如期而至。
柞树、杜梨、枫树等都是些先知先觉的长者,满树的叶子开始变黄、变红了,那是它们精心设计的彩色信笺;凋落的叶子正是它们不厌其烦地寄给山中众多小精灵的信件,告诉小精灵们寒冬正朝这儿逼近,务必未雨绸缪!小精灵们都能读懂这些信件,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候鸟们趁投林唱晚之际,各抒己见,然后加以归纳,择日启程南归。看啊,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山那边飞来,如同一队归帆向南驶去,那阵阵雁鸣宛若嘹亮的渔歌荡漾在寥廓的长空。候鸟们见状,愈觉归心似箭,它们叮嘱孩子,这里山清水秀,林莽深远,确实是理想的生存之地,一定要好好记住周围的参照物,来年阳春三月,还要结伴来此居住。翌日清晨,它们对家园百般缱绻,绕峰三匝,然后开拔。
山鸡、喜鹊、麻雀等坐地户根本不为所动,依旧留在山中,随其自然,安贫乐道,无忧无虑,倒也逍遥。
貉子、獾是穴居动物,早已物色好深深的洞穴,只是弄进一些松软的干草将被褥絮好就行了。
小花蛇、蜥蜴、壁虎、蚂蚁等也都进入地下掩体,堵好门窗,不让寒风进来。它们没有铺盖,只能依靠自身的热量抵御寒冬。
蜗牛趴在向阳的岩石旮旯里,将小房子周围密封得严丝合缝,任凭外面周天彻寒,它待在里面安然无恙。
蟾蜍在谷底朝阳处的潭边淤泥中挖窝潜伏,它好浪漫,为了打发这枯燥无味的冷酷时光,特地挑选了一个如意伴侣,美美地偎依在一起呢!
刺猬越冬也喜欢穴居,但不在岩洞里,而是在避风向阳的草堰下挖一个不大的洞。它会气功,将肚子弄瘪,浑身的尖刺像羽毛贴在身上,仿佛耍魔术般钻进土洞,单从外面看,谁也不相信里面蛰伏着一只刺猬。这是刺猬家族祖传的绝技。
这时节,山下的农民早已拾掇完了庄稼,有了闲工夫,有爱好打山的,便来到山中转悠。打山的眼特尖,对山中飞禽走兽的生活习性无不了如指掌。
对于刺猬这套把戏,打山的心知肚明。他在小洞旁边设置一个铁丝扣,将其固定在一棵小松树上。这一招可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那么,他究竟想对付谁呢?请不要着急,后面自有好戏看哩!
过了不久,下了一场大雪。皑皑积雪恍若一块无与伦比的厚厚棉被覆盖着深山。
好多小动物没有粮食储备,尽管大雪封山,也要出去觅食吃。
蓊郁的松林托住了雪花,树下几乎没有积雪,即便有,也是从树冠的间隙落下来的,花花搭搭的,好像一床破旧的被胎。山鸡总愿拖着美丽的长翎捷足先登,在林中一边徜徉,一边寻找松籽吃。山雀们也会接踵而来,在草丛中寻找草种充饥。
貉子和獾总愿在涧底的野蔷薇丛中寻找浆果干吃,到榛子林里寻找坚果吃,或是到软枣、柿子、山里红等野果树下,寻找冰冻山果,在这冰天雪地里,这可是难得的美味呢!
雪地上无不清晰地标出这些小动物的活动路线图。
一只火狐狸几天没有进食,不免饥肠辘辘,也出来打食吃。它一肚子鬼点子,仔细观察雪地上的“路线图”,就知道该如何下手。那一串脚印是野兔留下的,看样子八成是跑到山下吃鲜嫩的麦苗,或是跑到村边的草垛吃花生蔓和地瓜蔓,恐怕半晌也回不来。那一串脚印是獾的,那一串是貉子的,它俩都不是好惹的,倘若与它们交手,自己占不了多少便宜,既然没有胜算,那就不必冒险。火狐狸来到一处阳坡,一瞥眼见草堰下面的积雪上有两个小窟窿,毋庸置疑,这是刺猬为了呼吸留下的,侧耳细听,下面果然传来打呼噜的声音。火狐狸不由得一阵窃喜,我的乖乖,这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原来一块肥肉就藏在下面。在此之前,它曾见过这种情景,也捉过一只。那一次,火狐狸上前几经挖掘,果然将刺猬弄了出来。刺猬乍一离开暖烘烘的窝儿,忍不住连打喷嚏,睁眼一看,不免心中大骇,天哪!原来眼前站着只火狐狸!刺猬急中生智,身子蜷缩,尖刺挓挲,如同一个老大的仙人球。刺猬心中暗想:我看你有什么法子对付我。火狐狸自有巧办法,它在雪地上扒了个坑儿,将刺猬肚皮朝天地放好,然后翘起一条后腿,朝刺猬蜷缩的缝隙里嗤尿。狐狸的尿特臊,把刺猬熏得够呛,它忍无可忍,只好松动身子喘气,这正中狐狸下怀,火狐狸一口咬住刺猬的腹部,将其当做一顿美餐。但是,这都是以往的事情,火狐狸这次却失算了,当它伸出前腿挖掘时,压根儿没有料到会伸进铁丝扣里,被勒住了。它情知中计,赶忙挣脱,怎奈挣得越厉害勒得越紧,再挣揣也无济于事,只能坐以待毙。
雪落深山静无声。然而,芸芸众生盖着厚厚的雪被子,都在精心构思生命的蓝图,来年春天,深山里又将是草长莺飞,生机盎然,又将继续上演雅俗共赏、野趣横生的《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