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年味
作者: 唐雨萌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每当腊八如期而至,年的脚步也就愈发近了。家家户户纷纷开启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浓浓的年味弥漫在乡村的空气中,让人满心期待。
随着年的临近,村子里最热闹的事就是制作腊味了。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欢笑着帮忙制作腊味,那场面别提多热闹了。有首童谣唱道:“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月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在我们乡村,新鲜的肉类一部分作为春节时期的食材,另一部分则要提前制成腊味,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预制菜”。并且这些腊味都有着各自特殊的寓意: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鸡象征着展翅高飞……腊味因为保存的时间长,所以成为过年的必备菜品,它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年味,就在这“烟熏火燎”的香气中悄然弥漫开来。
每当春节,家里的灶台便成了最热闹的“舞台”。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穿梭,大锅里炖煮着各种美味,热气腾腾,香气四溢。锅里的红烧肉“咕嘟咕嘟”地翻滚着,色泽油亮,让人垂涎三尺;清蒸鱼优雅地躺在大盘中,散发出阵阵的鲜香;还有那煲了许久的鸡汤,金黄色的汤汁浓郁醇厚,营养丰富。而母亲做得最好吃的一道菜当属猪血丸子了,这可是我们宝庆地区的特色。它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需要用猪血、猪皮与豆腐混合揉成丸子形状后,放在太阳下晒干,再经过柴火的耐心烘烤,最终成为一个个黑乎乎的“煤球”。或许有人会说:“这样黝黑的丸子,能好吃吗?”让我来告诉你:这猪血丸子的美味,谁吃了都会赞一声“绝”!它可是凭借自己独特的味道,成为宝庆人春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肴。
一提到过年,总让人不禁想起传说中的“年兽”。据传,古时每逢岁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跑到村子里为非作歹。聪明的人们利用年兽怕红色、怕巨响、怕火光的弱点,通过放爆竹、贴春联、穿红衣等方式驱赶它。久而久之,这些做法逐渐演变成了过年期间的传统习俗。而放鞭炮、燃烟花更是成为孩子们最为期待的活动。大年夜,孩子们手持各种鞭炮和烟花,欢乐地在村道上奔跑、玩耍。当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整个村落。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年味也悄然弥漫开来。
都说“人生如战场”。过年,何尝不是人们在与生活苦苦抗争一年之后,放下疲惫,卸下包袱,尽情享受人生的时刻呢?这年味,正是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喜欢的味道。
[亮点解析]
文章围绕“年味”展开,内容别出心裁、富有创意。文章开头点明中心,语言流畅。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赋予了年味别样的色彩与活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真切感受到作者家乡过年时那独特的氛围。
(指导教师:谢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