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心扉,打开未来

作者: 王廷义 哈皮黑儿

敞开心扉,打开未来0

「文题亮相」

打开窗,欣赏美丽景色;打开书,遨游知识海洋;打开记忆,浮现点滴往事……我们不断地打开学习与生活之门,去发现、去探索、去感受……

请以《打开__________》为题目,先补全题目,再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字数在600字以上。

「题型透视」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作文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其中的导语部分,为考生提供了写作的范围。“打开窗,欣赏美丽景色”,告诉我们可以尝试去描写自然界中的美景,表达我们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思考;“打开书,遨游知识海洋”,告诉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的方式汲取精神营养,书中的故事和道理会给予我们启迪和感悟;“打开记忆,浮现点滴往事”,告诉我们可以在记忆里搜寻那些美好、难忘的瞬间,留住心底的感动;“打开学习与生活之门”,则需要我们能够关注到身边鲜活生动的人和事,并在选取恰当的角度后,将其写入作文之中。

题目的关键词“打开”的意思,是指心灵的开放、思维的拓展、视野的拓宽等。在写作时,我们需要具体阐述“打开”的含义和表现形式。除了文章材料给我们规定的范围,我们还可以“打开”更多的内容,例如:打开未来,展现不一样的世界;打开心结,消除与朋友多年前产生的误会等。

要想让自己的作文别出心裁,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我们可以尝试扩大写作的范围。以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为例,古诗的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便与本题目的关键词“打开”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句诗着重写出了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打开”了天门,使它成为东西两山。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尝试学习李白的这种写法,将一些别人认为不能够“打开”的东西“打开”,这样的奇妙构思,往往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写成记叙文,描述“打开”之后你所看到和思考的一切,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也可以写成散文,抒发自己与“打开”相关的、独特的人生体验;还可以写成议论文,从那些有过“打开”行为的人和事中获得感悟,并归纳出自己的观点,之后进行议论。

打开窗,阳光正好

姜卓轩

一缕阳光划破天空的阴霾,透过窗帘射进房间,驱散了屋内阴郁的气氛。我推开窗户,窗外阳光正好,菊花开得热烈。我伫立窗前,感受着阳光的温暖。

考试前的那个周末,我坐在房间角落一处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埋头思索着作业本上的习题。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可我却始终不能安心复习,就连这道老师讲过的例题,我都思索许久也没有什么思路。“照这个状态,考试成绩多半又要退步了。”我叹了口气,随后站起身倒了一杯牛奶,想让自己平静下来。是什么扰乱了我的思绪?我百思不得其解。

正午,炽热的阳光射入我的房间,明亮的阳光晃得人愈发烦躁,我连忙将窗户紧闭并拉严窗帘,不愿让阳光照到自己一分一毫。“这回不那么热了,应该可以安心学习了。”我再次拿起练习题,同时自言自语道。

不过,令我没想到的是,拉紧窗帘并未让我平静下来,反而让人愈加焦躁。忽地,窗外响起了“砰砰”的响声,那声音像是重物砸在木板上一样。我愤然站起身一把拉开窗帘,想看看到底是谁发出了如此大的响动。我透过窗户看向楼下的公园,原来是一群男孩儿围在一起,正用手中的足球朝着一棵大树砸去。我刚想训斥他们,却忽然发现了树枝上挂着的羽毛球,而在这群男孩儿的后面,还有两个年龄看上去小一些的女孩子,她们正举着羽毛球拍哭泣。

我情不自禁地走出了家门,来到公园,坐在长椅上看着男孩们开心地踢球。在我下楼的时候,男孩们已经成功地把羽毛球拿了下来。此时,公园里微风和煦,阳光正好。就在这时,我注意到,在旁边的花丛中,不知何时竟长出了几朵金色的向日葵。它们迎着炽热的阳光开得热烈,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我似乎弄清楚自己一直焦躁的根源了。当心中的窗户被打开,我开始尽情地享受着阳光带给自己的温暖。于是我上了楼,重新坐回到桌前奋笔疾书。这一次,数学题做得非常顺利。写着写着,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站起身推开窗户,伴随着微风吹入,和煦的阳光照进房间,洒满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看着屋子里照进来的阳光,我对接下来的考试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是啊!如果不推开窗户,阳光又怎么照得进来呢?看着窗外温暖的太阳,我忽然间意识到:我也应该打开窗,像那几朵向日葵一样,迎接太阳,迎接阳光。

环境渲染,烘托心情。作者为了表现“我”心情的变化,运用环境描写渲染周围的氛围,更好地突出了考试让自己心情烦躁的故事背景,与后文“我”推开窗,敞开心扉地“迎接太阳,迎接阳光”对比,进一步表达出文章的主旨。

以小见大,深化主题。文章叙述了“我”看到男孩们在阳光下给予女孩帮助,还看到了向日葵拥抱阳光,因此意识到应该打开心中的窗户。文章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表达了应放平心态、乐观面对困难的主题。

打开书,跟着书去旅行

孙艺桐

从我上初中开始,最喜欢的事情便是手捧一本书,让思绪漫游在书籍所描绘的名山大川之中,目之所及皆是美丽的风景。在我看来,书是一泓清泉,可以浸润心灵;书是一杯香茗,可以滋养身心。每当打开书的那一刻起,我便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时光之旅。

我坐在一艘小船上,膝上放着一本书,那是一本《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俞平伯荡舟秦淮河,在桨声灯影里倾听两岸歌女悠扬的歌声。我向四周张望,不见“不知亡国恨”的“商女”,取而代之的是秦淮河两岸的一片生机。闭上眼,我似乎能够听到船桨击打水面的声音,这声音令我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我想:倘若俞平伯老先生能看到如今这繁华的景象,其笔下的秦淮河两岸定会更加热闹吧!灯光映在水面上,此刻我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游于河上,还是游于梦境之中了。

流连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虽身在家中,我却仿佛闻到了荷花的清香。这气味回味绵长,那么远,又那么近。恍惚间,我似乎置身于清华园的荷塘边,欣赏夜间盛开的荷花。月色皎洁,月光洒在水面上,让荷花显得愈发可爱。“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你说,这美丽的荷塘,怎不叫人心生爱怜?难怪朱自清会把荷叶比作是“亭亭的舞女的裙”。我看到荷花在月光下美丽的倩影,不由自主地脱口吟咏道:“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在读了张万舒写的《黄山松》后,我又找来了丰子恺的《黄山松》阅读,并决心去看看那棵生长在石头上的黄山松。在经过一段艰辛的旅程后,我终于爬到了半山腰,看到了那棵“每一根针叶都闪烁着骄傲”的黄山松,它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黄山松不向命运屈服,在逆境中顽强生长。直到这时,我才真正领略到什么叫“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坚韧。此刻,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目标:我要学习黄山松的坚韧,成为一名努力奋斗、不惧困难的新时代青年。

打开书,跟着书去旅行吧!书籍能够帮我们发现生活中独特的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看“八千里路云和月”……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洗礼。

真情的表达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作者满怀深情地写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抒发出真情实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