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红岩》的故事
作者: 冯美玥
新学期开始,学校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100本课外书。课间的时候,我们可以在书架上选自己喜欢的书来读。就这样,我与《红岩》这本书结缘了。
《红岩》是一部长篇小说,在那个风雨如晦、动荡不安的特殊历史时期,在那充满了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艰苦环境里,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较量。
《红岩》的两位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亲身经历过渣滓洞暗无天日的牢狱生活。他们曾在那狭窄潮湿的牢房中,目睹了无数革命志士为了理想和信念,不屈不挠地与敌人抗争。书中所描述的不少情节都是他们的真实经历,那些残酷的刑罚、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革命志士坚定的眼神、不屈的话语,使得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令读者身临其境。我们仿佛能看到江姐在敌人的酷刑下,紧咬牙关,眼神中露出坚定与不屈;仿佛能看到刘思扬虽出身富家,却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仿佛能看到成岗在敌人的威胁面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地写下《我的自白书》;仿佛能看到许云峰智斗敌特,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为了保护同志不惜牺牲自己;仿佛能看到渣滓洞里的难友们生死与共,顽强抗争,用歌声和信念对抗着敌人的残酷压迫……那一幅幅壮烈的画面,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令读者感慨万千。他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表达出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当这一切展现在我面前时,我禁不住流泪了。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们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红岩》里的这首诗,那激昂的语言、豪迈的气魄深深地吸引了我。诗中的“下一代”是谁?毫无疑问,就是今天享受幸福生活的我们。什么是红岩精神?在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的执着信念;红岩精神,是革命前辈为国家、为人民赤胆忠心的真实写照;红岩精神,是我们当代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红岩》这本书让我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我们心中必须有两个字——祖国!今天,我们从先烈手中接过了革命的火炬,我们用红岩精神点燃了它;明天,我们就要把这燃烧的火炬传下去,让红岩精神永存。
(指导教师: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