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
作者: 武静晗初遇
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梢,斑驳地洒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空气中仿佛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怀着对书法的浓厚兴趣,在父母的陪同下,我初见我的书法老师。
只见房门外挂着一副笔力遒劲、字迹如行云流水般飘逸的对联,我被深深吸引,之后,我轻轻地推开了那扇半掩的房门。书房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专注地挥毫泼墨,他身后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碑帖和古籍,墙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我被这一幕打动,轻声说:“老师,我想跟您学习书法。”
老师目光如炬,抬起头端详我许久后,缓缓地说道:“你进来吧!”从此,我便踏上了跟随老师学习书法的道路。

领悟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我准时来到老师的书房。他耐心地指导我从最基础的笔画练起,他的教学既严格又细致,他总是强调:“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心境的体现。你必须用心去感受每一笔、每一画,才能写出有灵性的字。”
老师不仅教我书法技巧,还时常与我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给我讲古代文人墨客的悲欢故事,讲古代书法家的传奇经历,解读经典名著背后的历史背景,让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逐渐领悟到了书法的真谛。每当我挥毫泼墨时,仿佛都能感受到情感在笔尖流淌。
传承
在老师的教导下,我逐渐取得进步,开始参加各种书法展览,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给更多人观赏。
老师常常坐在展厅的角落,默默地看着我的作品,眼中流露出欣慰。而我也始终牢记老师的教诲,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每当拿起笔,我总会想起老师那慈祥的目光,他的教诲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为我书写人生的动力。
时光弹指而过,不知不觉间度过了三个春秋。老师虽已远归故乡,但他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醉,一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我心中的梦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坚守和传承,是书法艺术引领我走向更高的境界。
青山绿水有时尽,唯有师恩日月长。我感恩那段学习书法的日子,那是一段浸润着墨香的时光,它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亮点解析]
这篇文章以“我”学习书法为线索,作者在字里行间满怀着对老师的感恩,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热情。文章通过“初遇”“领悟”“传承”三个小标题,生动地展现出从初遇良师,到领悟书法真谛,再到传承践行的过程。文章结构清晰,情感真挚,值得我们借鉴。
(指导教师:宁雪红)
编辑:栾雨阳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czgf20250612.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