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黄土

作者: 靳雨欣

我的故乡在黄土高原,从我记事时起,自己就与这成片的黄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的祖父是个农民,在我五岁之前,我一直与祖父生活在一起。小时候,家里住着土房子。每天早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我还没从床上爬起来,便听见祖父在院子里拿着笤帚打扫黄土。那滚滚尘烟飞扬在空中,渐渐地模糊了祖父的背影。

“娃,我要去看看后园的桃子熟没熟,你去不去?”祖父将笤帚放在院子的一角,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流下来,他拽起披在肩头的毛巾,擦了擦额头,紧蹙眉头向屋里喊道:“快点儿起喽!”时值盛夏,即便是早上,天也很热了。吊顶风扇在屋顶不停歇地转动,“吱呀吱呀”的声音侵袭着我的大脑,扰得人有些烦闷。“不去了,等会儿我自己去,你先去吧!”我将被子蒙在头上,翻了个身懒洋洋地回答道。

我再次醒来已临近中午,太阳透过门缝儿斜照进屋内,阳光洒在黄土地上。我出门向后园跑去,一步一个脚印地踩在黄土上,烈日刺得人睁不开眼。我赶紧快走了几步,想寻个荫凉之处,能把这烈日躲过去才好。爬上一个土坡,我正要往前跑去,却瞧见祖父蹲在地上不知在捡些什么,我走过去,看到祖父是在捡地上的桃子。

“多好的桃子,可惜了。”祖父皱了皱眉,有些惋惜地揉搓着桃子上面的浮土,随后低声喃喃道。他将烂透的桃子全都捡起装进一个大塑料袋里,然后又小心翼翼地给塑料袋扎紧口。我知道,这些桃子都是要扔掉的。

“我来吧。”我正打算替祖父拎起塑料袋时,祖父的身影却动了。只见他快走几步,捡起了一个似乎刚落地不久的桃子,揪起衣角擦了擦桃子上的浮土,随后朝桃子吹了一口气,便一口咬了下去。

祖父一直是个节俭的人。一个桃子下肚,祖父环顾四周,微微摇了摇头。在这照得人睁不开眼的烈日下,他就这么背着手,哼着小曲儿继续向前走,只是这曲儿听着有些落寞。祖父佝偻着背,皮肤经阳光的暴晒显得黝黑发亮。

多年过去了,故乡的小县城也建起了楼房。多少亲戚朋友都搬了进去,祖父却依旧住在那个土房子里,成为山上为数不多的住户。他每天照旧在自己的果园里转上一转,他说,这样自己觉得心安。

与祖父视频通话时,我问他为何不住进更舒适的楼房,而是选择乡下的老房子。我本以为他会说些诸如念旧之类的话,没曾想他却说:“我是一个农民,我来自黄土地,是黄土地的儿女,我就应当守护这片黄土。”

教师点评

作者巧妙地用黄土来象征中国的农民,并选取了祖父作为以小见大的突破口,用生动细腻的动作、语言描写,刻画出了一个朴实勤劳、节俭恋旧的中国农民形象,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深情。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城市化进程提速的今天,作者仍能关注乡土,这份情怀,值得珍视。

(指导教师:陈思瑶)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