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陪伴我成长

作者: 吴芯蕊

孙悟空陪伴我成长0

说起《西游记》,孙悟空是这本书中我最喜爱的角色。从小,我就是读着孙悟空的故事长大的,是他一路陪伴着我成长。

孙悟空是顽皮的。石猴出世,石破天惊。刚出世的他,兴奋地走在大街上,横冲直撞,把身边的路人吓得不轻。孙悟空的顽皮是一只猴子的本性使然,充分表现出他活泼、好动、机敏的“猴性”。妈妈常说,我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小时候就像一个“孙悟空”。我那时常常和一帮男孩儿玩水、爬树、打弹弓,经常弄得一身泥、满脸花。正是因为如此,我从小身体就很健壮,很少生病。现在,每当我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总会第一时间想起孙悟空,是他教会了我要勇敢地往前冲,绝不退缩。

孙悟空是“爱哭”的。他学艺二十载后被逐出师门,洒泪而别,这是感恩的泪,令人动容;遇到妖精抓走唐僧时,他为自己暂时不能救出师父而流下着急的眼泪;当唐僧误解他,要赶走他时,他会因懊恼和不舍而落泪。妈妈常说我爱“哭鼻子”,我会因为书籍里、电影中那些感人的情节而流泪;会因为那些奋不顾身,为国为民牺牲的英雄而落泪;会因为家人或是朋友对我的关怀,而感动得眼眶湿润。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教会了我该什么时候哭,应该为什么而哭。

孙悟空是不断成长的。在取经初期路遇抢劫,孙悟空将坏人打死,却遭唐僧责骂,一怒之下他便离去;在“三打白骨精”时,他又因唐僧说他滥杀无辜而被赶走。这些都是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遭遇的坎坷,同时也是对他意志的磨砺。经历过几回之后,孙悟空再无出走的念头,而是忠心耿耿地保护唐僧一路西行。在他的成长之路上,不仅唐僧是他的师父,关键时刻点化他的各路神仙,甚至那些遇到的妖魔鬼怪,也都是他的“老师”。于我而言,我的成长与之相似:在学校里,我跟随着老师学习知识和本领;在家里,我在父母身边学习做事和做人;在社会中,我与遇到的陌生人学习交流和处世。我同孙悟空一样,在不同的时期,经历着不同的坎坷,遇见了不同的“老师”,是他们引领我走过那些岁月。人只有经历过一些事之后,才能成长起来。

一部《西游记》,也是一部孙悟空的成长史。我从小到大,在反反复复的阅读中,读懂了孙悟空,更读懂了自己。

教师点评

细读名著,精心选材。作者从《西游记》中她最喜爱的角色——孙悟空入手,精心选择角度,从他的顽皮、爱哭、成长三个方面来写,极具特点。

立足生活,聚焦成长。作者巧妙地将孙悟空的故事与“我”的故事穿插在一起,看似在写孙悟空,实则是在写“我”自己的成长,让人耳目一新。

(指导教师:吴小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