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
作者: 一考生
佳作工坊
立在巷口的槐树旁,眺望那条走了三年的小巷,我竟然生出一丝不舍。夜幕下,我的鼻头酸了又酸,眼眶红了又红,这条小巷真叫人难忘。
迎着晨曦,披着月光,春秋冬夏,我总是步履匆匆。每天早上,我都低着头,跟着匆匆前行的人群,片刻不歇。我的身旁不时掠过缕缕晨风,耳畔响起自行车清脆的铃声,我却从未停下奔跑的脚步。铃声清脆,仿佛在催促我一直向前。在忙碌中,偶尔我也会感到有些迷茫。
小巷不宽,只容得下汽车单向通行,甚至可以说有些逼仄。我的家住在小巷的一端,而我们的学校,便坐落在小巷的另一端。每当我一迈入学校的大门,都市的繁华仿佛就都被关在了身后。每一天,我都会奔波在这条小巷中,虽有同学相伴,但我时常会感到“两点一线”的生活略有些枯燥。
银杏树“占领”了小巷的两旁,那些树高高大大,即使仰头也很难看清树冠,只有满眼的葱郁。夏天的夜晚,放学后的同学们成群结队匆匆而行,偶尔听到一两句交谈,也都是在讨论功课,或是讲在学校的经历。
有一天,我难得地走出了巷子。回头望去,原来这条小巷真的太短了。在小巷中,我无数次被人群裹挟着向前走,偶尔会迷失了自我,这是因为我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过这条小巷。如今,我已走出了小巷,周围的花草、建筑,甚至广告牌都清晰地映入了我的眼帘。原来,小巷之外的天地竟是这般广阔。我不由得放慢了自己的脚步,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独行。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慢慢行走,不慌不忙,走只属于自己的道路。
从那之后,我每天的步伐变得从容悠然。我学会了不慌不忙地欣赏身边的风景,有时还会打量迎面而来的人潮。因为,我的视线已经不局限于这条短短的小巷了。
名师点评
这是一篇构思巧妙,叙事流畅的佳作。考生以自己每天走在小巷中的感受为线索,“我”走出小巷之前的迷茫,与之后的从容形成了鲜明对比。考生在对比中展现“走只属于自己的道路”的意义和价值,突出了文章的中心,立意别致巧妙。在写法上,考生运用诗意的语言,将求学路上的季节更迭,同学们学业的繁忙描摹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