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
作者: 何雯菁
[本期写作内容]
在《土地的誓言》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美丽而丰饶的故乡。你的故乡是什么样的?你对它怀有怎样的情感?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关于故乡,你应该有许多内容可写:故乡的景色、物产、风俗,以及你在故乡的生活……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侧重地写作。
2.直接抒情应基于相关的记叙、描写,顺势而发;间接抒情时,所写内容要与表达的情感相协调。
3.写完初稿后,读给同学听听,看看你的作文是否能打动人。如果效果不好,和同学讨论,看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然后做出相应的修改。
微风吹拂着柳枝,拨动着游子的思绪。这思绪随风飘远,一直飘到故乡,与故乡的一草一木渐渐地融合在了一起。①
我踏上故土,这是一座小城,熟悉的乡音回荡在耳畔,诉说着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昔日破败的木门变成了气派的大铁门,过去低矮的小屋摇身一变成了崭新的水泥楼房,里面回荡的,却仍旧是亲切的乡音。声声亲切的问候,为游子带来了家的温暖。出门向远处望去,我的目光尽头,那片土地黑白分明。黑色的是裸露的土地,而白色的则是厚厚的积雪。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积雪有的地方厚实,有的地方却已经融化,露出了积雪下黑色的土壤。在更远的地方,我还看到许多新建的大棚,还有宽阔的柏油路……我知道,这积雪下面,是看不见的蓄势待发的蓬勃生机。②
走回老宅,我默默地看着老宅里那些陈设,看着那张熟悉的方方正正的饭桌,我的心头涌出了许多昔日的记忆。仿佛远处有小孩的哭声传来,却看不见小孩的身影,那便是我记忆中的曾经的自己啊!现如今,那个小小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成了一个在外求学的游子。一瞬间,往事涌上心头。③母亲见我这般沉默,便问我这是怎么了。忽然从回忆中抽离,我想要和母亲一吐为快,说说这乡情的炽热,说说那回忆的美好。可是话到嘴边,我却只是微笑着摇摇头,随后带着笑意,和家人一起享用丰盛的晚餐。
随着夜晚的降临,小城街上的人渐渐稀少起来。这里可不像大城市里有那么多的休闲场所供人们放松娱乐,这里为数不多的“夜生活”,基本上就是不远处的那个小夜市了。当夜幕降临,我与家人一同漫步在小小的夜市,感受着故乡小城与大城市不同的烟火气息。再买上几份小吃,我边走边吃,觉得生活一下子添了不少乐趣。重游故乡,我再次认真“阅读”这座熟悉的小城,再次体会这片深沉而又热情的土地上浓厚的风土人情,我的精神得到了彻底的放松。④
我寻觅记忆深处,曾经的故乡是另外的一番景象:那里有自行车压过路面的车辙,溅起裹挟着泥沙的水花;有夏夜的树下奶奶永不疲倦的蒲扇,摇动着为我驱走蚊虫……岁月变迁,乡情不改。故乡,永远是我心灵深处最温馨的港湾。
我将回忆同希望的种子一起,埋入故乡的土壤。待下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它一定会绽放出希望之花,指引我一路向前,走向美好的远方。⑤
①开篇通过游子的思绪,照应文章的主题。语言生动细腻,形式新颖别致。
②作者通过诉说故乡昔日的模样,表现故乡曾经的贫穷,与现在的模样进行对比。同时通过新建的大棚、宽阔的柏油路,进一步描绘出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③“一切景语皆情语。”故乡老宅里的陈设让作者触景生情,回想起过去的自己,从而引发感悟。
④通过描写与家人在夜市漫步的过程,展示故乡“夜生活”的悠闲,进一步突出乡情的美好。
⑤结尾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期待故乡指引“我”一路向前。此处深化中心,升华主题。
教师点评
作者用含蓄隽永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重返故乡的所见所感。全文按照“踏上故土—回忆童年—街头漫步—引发思考”的思路,今昔结合,把现实中的故乡之景和回忆交织穿插在一起,以此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赞美和热爱。在写法上,作者情景交融,在对比中凸显故乡的巨大变化,构思别致。另外,环境描写的运用,也有力地烘托了故乡的美好,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指导教师:郑世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