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改变,收获满满(3)
作者: 胡炜
奖杯的光芒折射到我的脸上,我激动万分,几乎掩盖不住心中的喜悦。恍惚间,我仿佛又回到了代表班级鏖战数学杯决赛的时候。
那天是个大晴天,没有什么风。看着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进考场,我的心情十分焦虑。倒不是自己畏惧了这次竞赛,只是……我回过头看着身后对我挥手的家长,心头的担子不由得又加重了几分。
进入考场,盯着面前干净的桌面,我仿佛看到了老师与同学殷切的目光。这一次,我可是代表班级参赛,可不能出什么差错。我想:这次考试,不要辜负了他们的期待才好。
伴随着铃声响起,比赛现场一片岑寂,只能听见几声翻试卷的声音。我翻开眼前的试卷,看到卷子上仅有两道大题,第一道大题难度不大,不过陷阱颇多,很容易让粗心者意外丢分。而我,自然不会在这种问题上“马失前蹄”。
“再接再厉,一定不能辜负了他们的期待。”我在心中给自己加油打气,因为我发现第二道大题太难了。图形是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等腰三角形与各种线段组合而成的复杂多边形,所设三个小题都是求证两条线段之和等于其中的一条腰长。可我从图形上简单推断,这两条线段加起来,怎么也不可能与一条腰长相等。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赛场角落里传来了一声轻微的叹息声,我也急出了一身冷汗。
难道说,我真的没有办法回应师长亲友的鼓励与期待吗?这次的竞赛,就要以这样的结局结束吗?我不甘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盯着卷子上的难题,我突然间产生了另外一种想法,与其束手无策,还不如改变一下思路:假如两条线段之和大于一条腰长呢?这时,我的心中豁然开朗,脑海里已经产生了求证的方案。题目中要求我们证明两条线段之和等于一条腰长,那么只要我的论证过程没有失误,就一定得不出两条线段之和大于一条腰长的结论,这一次“错误论证”的过程,同样也是发现自己问题的过程,只要找到了让自己误以为“大于”的症结所在,又何愁做不出题呢?
考试结束,颁奖仪式终于在大家焦急的期待中到来。一连几天惴惴不安的我,更是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只见学年主任先是公布了获奖人数:“二班两名,四班、五班、十一班各一名。”我顿时紧张起来,同时心里暗暗猜测:我们班一定是“常胜将军”——班长获奖了。“接着,公布获奖名单……五班,小炜!”瞬间会场里掌声雷动,我在惊喜中向全班鞠躬,然后冲向了领奖台。
学年主任将沉甸甸的奖杯递到了我的手中,奖杯上“数学之王”四个金字的光芒折射到脸上,我感到特别美好。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我感叹地说:“当认为万分正确的思路变得不再那么确定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改变思路的勇气。”会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也终于回应了师长亲友的鼓励与期待。
改变,真好!
本文记叙了“我”在数学杯决赛中面对困难,改变思路,巧夺桂冠,给班级带来意外惊喜的过程。文中诸多细节的映衬、烘托,让作者的兴奋、苦恼、失望、期待等情绪呼之欲出,令读者仿佛置身于决赛的现场,并对作者敢于改变、锐意进取的品格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