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米帖

作者: 赖建平

乞米帖0

【原文】

拙于生事,举家食粥,来已数月。今又磬(qìng)竭,只益忧煎。辄(zhé)恃(shì)深情,故令投告。惠及少米,实济艰勤。仍恕干烦也。真卿状。

——颜真卿《与李太保乞米帖》

【朗读】

拙于/ 生事, 举家/ 食粥,来已/ 数月。今/ 又磬竭, 只益/忧煎。辄恃/ 深情,故令/ 投告。惠及/ 少米, 实济/ 艰勤。仍恕/干烦也。真卿状。

【译文】

(因为我)不擅长谋求生计,全家人喝粥,已几个月了。现在家里又没有米了,日子更加忧愁与煎熬。只能依靠我们的深厚情谊,写信告诉你。希望多少给我一点儿米,(帮助我)度过艰难辛苦。还请宽容我的打扰。真卿书。

【解读】

公元765 年,全国粮食歉收,颜真卿身为朝廷高官,也到了全家喝粥数月,继而无米可炊的地步。无奈之下,只得给同事兼好友李光弼(李少保)写信求助。

信的开头,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朋友,之所以如此困窘,是因为自己“拙于生事”,也就是除了俸禄(工资),他不会创收、生利,没有别的生财之道。别的生财之道是什么呢?无非是贪腐而已,这是他不愿意去做的,不得已,只能向朋友开口,请求帮助。他知道朋友家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到哪里去,故只要求“惠及少米,实济艰勤”。

如果不是墨迹流传下来,我们怎能相信一代名臣竟然也落到借米度日的地步呢?

这个帖子的主题是借米,颜真卿列举了三个事实:最根本的是“拙于生事”,最具体的是“举家食粥,来已数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今又磬竭”,不得不借。

颜真卿广为人知的还有一个《寒食帖》:

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寒食只数日间,得且住为佳耳。

这个帖子的主题是留客,颜真卿也列举了三个事实:“天气殊未佳,汝定成行否?”是因为天气差,行路难,不一定要急着走;“寒食只数日间”是提醒朋友节日即将来临,留下来一起过节,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得且住为佳耳”,是强调“如果”——如果你能留下来再住几天,那是再好不过了——没有强加之意。盛情挽留,但尊重客人的意愿,绝不给人以压迫感。

【启发】

写作文,要围绕主题,列举材料。通常主题只有一个,材料却要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与验证主题。

颜真卿的两个帖子,都用了三个材料。“三”代表多。

【写作小妙招儿】

你是否有什么心愿想达成,有什么苦恼想诉说,有什么秘密想记录?主题是什么,又有哪些材料?像颜真卿一样写下来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