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孔明祭风

作者: 刘康裕

忆孔明祭风0

吾乃天地之气,吹临华夏。春则自东而西,冬则自北而南,年年如是。然汉末三国,时年仲冬,吾乃自东徂西,稀也。

是时,吾自北投南而去,吾之所至,万物皆冻。是日,吾偶入东吴水寨军帐,见一人坐于榻上,心事重重;一人手执羽扇,立于堂中。二人正议事,觉吾至,各紧其袍。吾于堂中徘徊细观,自寻思:榻上坐者,必水军都督周公瑾无疑;堂中立者,蜀汉军师诸葛孔明也。

忽闻孔明道:“今苦肉计已施,连环计已献,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料想——此必都督病因也。”公瑾一怔,答曰:“正是,先生有良药否?”孔明似成竹于胸,曰:“亮虽不才,可作法借东风以胜曹军。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时祭风至十一月二十三日丙寅时风息,何如?”吾不觉一惊:人之争,于吾何有哉?然,此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奸雄曹操,吾厌之久矣。只见公瑾自榻跃起,曰:“若能如此,则曹贼命休矣!”

十一月二十日,吾正疾自北徂南,见孔明沐浴斋戒,披发仗剑,登七星坛,于台上作法,手舞宝剑,祈吾变向而东来。吾陷两难之境:值此隆冬,若易向东来,乃悖天道,逆天之行也!然吾观孔明以民为重,为主忠诚,今三上祭台、三下祭台,感其至诚,何不遂其所愿乎?

吾易向,自东而西。是夜,先锋黄盖率火船二十艘,内载引火之物,驾至曹军阵前。火船齐发火,冲入曹军阵中,吾助其火势,曹军船只尽着,烧至北岸曹营,曹军八十三万大军几近全军覆没。

吾之助令东吴大获全胜,然,何用之有?千年流转,东吴、蜀汉,今安在?唯民安、国泰,天人俱乐也!

(指导教师易姣姣)

创意分:9分

本文的风,不是普通的风,而是来自一千多年前汉末时期的风。这可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选题角度!以往我们都是站在整体视角阅读故事,但是这次,小作者化身《三国演义》里的风,让我们站在“东风”的视角,重新欣赏这一故事,感受真是很不一样。

技巧分:10分

小作者采用了文言文的写法,虽然用词用字都比较简单,但很有感觉,一些文言文的常见知识点,如判断句(堂中立者,蜀汉军师诸葛孔明也)、宾语前置(何用之有)也都使用上了,可谓艺高人胆大。不过,还是不建议大家在作文考试时这样写,风险很大。

结构分:8分

本文以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整体结构为“听到孔明与公瑾谈话—见孔明祭风—助孙刘联军”,整体逻辑清晰。文章结尾通过反思历史,强调了国泰民安的重要性,升华了主题,寓意深刻。

(司睿)

上一篇: 风的自述
下一篇: 春日雪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