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
作者: 余思琦不必说柳江的古镇是多么迷人,不必说七里坪的空气是多么清新,也不必说瓦屋山的杜鹃是多么红艳…单单是我们班教室窗外的风景,就足以令人沉醉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我来到教室后面的阳台上,举目四望,发现这里的风景独好。
放眼望去,远处的山连绵起伏,在薄薄的雾气笼罩下,就像只用墨色渲染,不用黑线勾勒的中国画。近处的山郁郁葱葱,山顶上慈云寺红色的房顶在绿树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偶有缕缕青烟自寺中袅袅升起,让这美景更显朦胧与神秘。慈云寺旁矗立着一座七层的浮屠,增添了群山的威严和气势
山下的落叶杉在秋风的点染下已经开始泛黄。公路像一条银色的带子从山脚飘过,上面车来车往,川流不息。公路旁种的是叫不出名字的植物,近来那些植物顶上开出了红的、粉的、黄的花,远远看去,犹如一片片绚烂的云霞,为这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公路往北,便是我们学校那宽阔的操场,操场边上是枝繁叶茂的小叶榕。虽是秋天,小叶榕的叶子却依然那么绿。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有几株三角梅借助小叶榕爬得高高的,在树顶开出了许多紫色、红色的花,特别惹人注目。

操场上同学们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踢足球,有的在跑步…校园的上空不时传来他们的欢声笑语
一阵微风吹来,教室外面那株高大的樟树就唱起了欢乐的歌:“唰唰——唰——秋天来了!秋天来了!”有几片树叶伴随着秋的旋律,如一只只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快乐的小鸟也赶来助兴,站在枝头唱着动听的歌谣。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看!蓝天上,一群大雁已经排成“人”字形飞向远方。
(指导教师 余晓容)

教师寄语
小作者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从司空见惯的景物中捕捉独特的美。描写景物时,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小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给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立体的图画。全文清新明朗、色彩艳丽,字里行间充满了秋日的生机,令人心生向往。

写作初衷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教室在教学楼的四楼,每天我们多半的时间都在这里,教室外的后阳台就成了我们的一方乐土。我们喜欢在这里说悄悄话,看小鸟在空中自由飞翔,看操场上的同学快乐奔跑。偶然的一次抬头,我被云蒸雾绕的远山吸引了目光,感觉自己仿佛在画中,于是用文字记录下了这一份美好。
(余思琦)
各抒己见
思琦按照空间顺序,由远到近地描绘了教室窗外令人沉醉的秋景,运用多种生动的修辞、诗句,语言流畅,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张子一同学)
这篇作文展示了思琦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情感,非常值得我学习!(杨淳婉同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ysg20250403.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