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探险之旅
作者: 陈祥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历史上的哥伦布、麦哲伦,还有名著中的鲁滨孙、汤姆·索亚这些探险名人吧!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来一次神奇的探险之旅,那该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啊!今天就让我们拿起笔,编织一个属于自已的探险故事吧!
一、规划旅程,呈现行踪的完整性
首先,抓住“旅”字,把探险过程写完整。“旅”就是一段行程、一段旅途,它是有始有终的。写好神奇的探险之旅,就得把探险的过程写完整。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起因、经过和结果三方面。即探险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次探险;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遇到了哪些险境;你和同伴们怎样商议,采用了哪些对策;最后大家是如何脱离险境,成功完成这次惊险“旅行”的。为了把这些步骤交代清楚完整,我们可以在写作前列出一个提纲,按照提纲有条不紊地去讲述。
其次,突出“变”字,把心理活动变化的过程写完整。“变”不仅体现在探险行踪的发展变化上,还体现在探险心理的变化上。出发前,我们的心情可能是激动兴奋的;初入险境,我们的内心可能是紧张好奇的;险境加剧后,我们的內心可能是恐惧甚至崩溃的;而探险成功之后,我们的心情又可能是喜极而泣的。完整地记录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更能唤起读者的心理共鸣。

二、渲染氛围,体现探险的挑战性
一是围绕“险”字,渲染情境的惊险。我们可以为探险故事设置一个惊险的场景,体现探险的难度,比如“茫茫大漠”“热带雨林”“海中荒岛”,还有“千年古洞”“残舟怪湖”以及“孤寂城堡”等。在这些险境中,大家还可能会面临怪物猛兽、暴雨来袭、断水断粮等危及生命的险情。二是围绕“奇”字,凸显大自然的神奇。在探险场景描写中,可以运用夸张和想象手法描写一些大自然的怪异神秘,为探险活动增添一些刺激性和趣味性。比如雨林树枝长成人的手掌形,仿佛随时都会抓住路过的行人;树干的汁液居然流淌着红色的液体,这些液体居然是人类长生不老的法宝,等等。渲染这些神奇的氛围,增加探险的挑战性,探险的故事会越发吸引人。
三、探险有“伴”,注意设置的选择性
探险故事有两个“伙伴”,即随行人员和探险设备。随行人员可以在教材提供的人物中挑选一到两个,也可以自己虚构一个出来。无论怎样挑选,都要根据“我”的性格特点来组合。比如“我”过于勇敢坚韧,则设置一个胆小柔弱的妹妹;或者因“我”知识的不足,设置一个智慧的探险爱好者,形成性格或者能力上的互补。
探险设备的设置需要根据探险场景有选择地预设,为探险活动的逐步深入以及情节的发展起到帮扶和促进作用。温馨提示:不需要把无关的探险设备一一罗列出来。
四、求生得“法”,呈现方法的合理性
在探险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险境。摆脱这些险境不能单靠想象中的“魔法”去解决,要做到想象丰富且合情合理。既要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写清楚,又要让方法措施符合科学原理。尤其是我们面临险境的决策和措施,以及随身的设备使用,要体现人的智慧,呈现出探险方法的科技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ysg20250417.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