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龙

作者: 龙彦竹

在东西方神话中,蛇都跟人类起源有直接关联,中国文化里的人类创造者——女娲,就被描绘成人首蛇身的形象。贯穿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的民族象征——龙,可能也是对蛇的改造升级。蛇跟其他爬行动物不同,没有脚,行动起来却飞快。

蛇细长柔滑,有一身油亮的鳞甲,它如“幽灵”般出现,令人生畏。在南美洲生活着一种巨蛇,它没有毒腺,靠着粗如人身、长逾十米的体格,甚至视鳄鱼如“待宰的羔羊”。它就是亚马孙森蚺。在原始森林里,阳光明媚,树荫下动物们或休憩,或玩耍。森蚺或懒洋洋地游走在河边和草木中,或一动不动,它好比一名优秀的狙击手,如水流般悄无声息地接近猎物,然后死死缠绕住猎物,张开令人不可思议的大口,最终囫囵吞下整个猎物。张开大口的那一瞬间,你简直相信“蛇吞象”并不是讽刺。

毒蛇不太长,狡猾凶狠,像毒蘑菇一样,一般纹路越鲜艳,毒性越强。在纪录片中,无论是森林里翠绿竹叶青的三角头,还是沙漠上黝黑眼镜蛇的风筝头,都时刻凸出一对闪烁着杀气的小豆豆眼,令人胆寒。有趣的是,蛇没有眼皮而且都是近视眼,所以它需要嗅觉十分灵敏的舌头,也就是俗称的吐芯子来识别周边。当它发现猎物后,高高地昂起头并前后摇摆,快速吞吐舌头,蜷曲的身体像弹簧一样射出去,张开大嘴把毒牙狠狠扎入目标,放出毒液。加蓬咝蝰的毒牙长达5厘米,跟我的大拇指一般长,而且一次可以排出500毫升以上的毒液,能装满一矿泉水瓶。

蛇不仅可以在地上跑,也是游泳高手。游蛇毒性不强或者无毒,以鱼、蛙、鼠、小鸟和昆虫为餐,一点儿也不挑食。它以水为家,江河湖海都有同类,有些“钻营”在稻田泥沼和下水道的窨井里。与蟒和毒蛇相比,游蛇的饱腹要诀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它能静止地漂浮在水面上,如一根草绳,伺机而动。一旦发现目标,它便如蜻蜓点水般掠过,你还没把眼睛从微微荡漾开的波纹上挪开,它已吞下小动物,倏忽不见。

蛇是冷血动物。它们必须赶在下雪前,找好一个树洞、岩洞或者地洞,叫上兄弟姐妹们抱团取暖,睡到春暖花开。“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平生抱忠信,艰险殊可忽。”蛇的成长过程中要不断经历蜕皮,蛰伏蓄势,脱胎换骨。“蛇即小龙,大蛇为龙”,成长要经几番风雨,方能人生如字,龙蛇飞动。

(指导教师曾建高)

精彩点击

小作者将关于蛇的丰富知识揉进了文笔成熟的作文中,让人拍案叫绝。作文中,小作者对蛇的描写精准到位。比如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恰如其分的描写让人读起来脊背发凉。文末,小作者由蛇蜕皮感悟到了成长需要经历风雨的启示,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页微)

上一篇: 虫子乐园
下一篇: 夏日的荷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