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即景
作者: 傅昱皓踏着“十一”小长假轻快的步伐,我们长途跋涉,去一睹那声名远扬的黄果树瀑布。远远地,就听到轰鸣的水声,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栈道紧贴着陡峭的山壁向上延伸,爬上半山腰,瀑布的巨大鸣响就在耳边激荡,然而透过层层竹林,依然不见瀑布的身姿。沿着栈道继续向上,哇,一道巨大的瀑布挂在对面的山峦间,突出的岩石将其切成一道道珠链,从上往下疾驰,坠入谷底的犀牛潭。潭面上溅起一阵阵水花,水花又化成水雾,慢慢地向上升腾,仿佛给瀑布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黄果树瀑布最奇特之处是它隐藏着一个可供游人探究的水帘洞,没错,正是那大名鼎鼎齐天大圣孙悟空的老家!步入洞内,我完全被震耳欲聋的瀑布声裹挟了,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洞壁上、地面上湿湿滑滑的,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洞顶上垂下许多石笋,造型各异,仿佛是孙大圣派它的小猴子们列队欢迎每日到访的游客。透过一个不规则的洞窗向外望去,瀑布在眼前直直落下,真是一道名副其实的水帘!我忍不住伸手去触碰一下这“天上之水”,一股强大的冲击力带着冰凉的感觉袭来,我不由得将手一缩,但与瀑布亲密接触的奇特感觉却让我满心欢喜。
移步到谷底,再向上望去,瀑布颇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巨大的水流在潭底汇集后,又经过层层台阶,形成一个个小瀑布继续向下游流去,显得格外平静,就像奔腾的骏马飞驰而过,留下马尾横扫的魅影。
阳光穿透水雾,架出了一道绚丽的彩虹,横跨在瀑布上。此刻的美景,就像一幅色彩亮丽的油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
(指导教师李秋琼)
(第三十一届全国万校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获奖作品)

教师寄语
文章先写瀑声如鸣,让读者忍不住跟随小作者的脚步,由远及近,欣赏瀑布的声势浩大之美。惊心动魄之余,随小作者进洞赏石笋、玩水帘,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让人由衷感叹祖国山河之壮丽。
(李秋琼)
写作初衷
黄果树瀑布是我们“十一”贵州行的第一站。一见到瀑布,我立即被大自然的神奇所吸引,被瀑布的雄伟壮观所震撼,也体会到了三百多年前徐霞客描绘黄果树瀑布,写下“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时那由衷赞叹的心情。回家后我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游记。
(傅昱皓)
各抒己见
移步换景法写得真好,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想马上就飞到黄果树瀑布旁。
(刘皓哲同学)
本文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来体现瀑布的美,引用了《西游记》的故事让读者对这个地方感到奇特,最后运用了“点睛之笔”的方式来结尾,体现出小作者对瀑布的赞叹。
(吴华锋同学)
当读到“挂”“切成”“疾驰”“坠入”等词时,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一颗颗晶莹绚烂的水滴在眼前飞舞。小作者还大量描写了心理活动,让我仿佛能通过小作者的妙笔一睹这震撼的场景。
(周方元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