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杖里的“爱”
作者: 胡笑玮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而一根平平无奇的拐杖可以呈现出世间的美好,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至高品质。
“儿子,能帮爸爸一件事吗?”“什么事啊?”我躺在床上,揉了揉眼睛。“你还记得张叔叔吗?”“当然记得,他上次带我一起去钓大鲤鱼了呢!”“可是他不小心摔了腿,现在住在医院。”“什么!”我一下子从床上翻起来,瞪大了眼睛。“现在他的腿打上了石膏,走路需要一根拐杖。我想让你帮忙把我的拐杖给张叔叔送过去。”“没问题,我马上就去。”我赶忙答应。
我穿好衣服,急忙跑到公交车站台上,生怕错过公交车。“从家到县医院有好几千米远呢!我一定要‘保护’好拐杖。”不久,271路公交车迎面开来。我刚把两元钱放入投币箱,就听到驾驶员阿姨对我说:“小朋友,残疾人坐公交车是免费的。”一听这话,我赶忙上前解释,驾驶员听后,露出了一个温暖的笑容。
当我投币后一看:哇!座位全都被占了,我只能一只手紧紧抓住扶手,另一只手抓住拐杖。“大哥哥,您坐我的座位吧,一路左摇右晃的,站着多难受啊!”“没事,小妹妹你还小,哥哥能站住。”“可是老师说过,要给残疾人让座啊!”小妹妹露出疑惑的神情。“不,不是的,你们误会了。”我急忙甩甩腿,走了几步给他们看,车上的人都笑了。
终于到站了,我进了医院大门,匆匆来到住院部,护士们推着车来回奔走,病房里隔三岔五传来吵闹声和哭喊声。我双手抱着拐杖愣在那里。“小朋友,你是哪个房间的?”“护士姐姐,我不是病人,我是来送拐杖的,您知道张承叔叔在哪个房间吗?”我急忙应答道。“这样啊,张承是在7号房。”“谢谢姐姐。”当我走进病房,看见了右腿打了石膏的张叔叔,心中充满了悲伤。“张叔叔。”“是你啊,小伙子。”张叔叔一看到我,顿时满脸微笑。“嗯,我是来送拐杖的。”“来来来,坐,别在那儿站着,这一路累坏了吧?”“不累,张叔叔,这一路让我知道了许多事,给您拐杖。”
那一根拐杖不只是帮助张叔叔走路的工具,还是一根包含许多人“爱”的拐杖。
(指导教师张晓梅)
精彩点击
大量的语言描写是本文的特色。这些语言描写分别是小作者与不同人物的对话——在家中与爸爸的对话,在公交车上与驾驶员的对话、与小妹妹的对话以及在医院与护士的对话、与张叔叔的对话。对话描写使文章更加贴近生活。符合人物特征的语言反映了人物的个性心理。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爱”的真谛。
(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