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科学 创造
作者: 刘飞
在科学的天地里,藏着无数闪闪发光的秘密,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摘取。拿起想象之笔,大胆描绘五彩斑斓的科学星空。让笔尖轻舞,绘出心中的奇思妙想。在探索的路上,每一次尝试都是成长的足迹,每一份发现都是心灵的宝藏。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科学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欢迎大家阅读。
斟字酌词

嘉言雅句
科学技术体系本身是一种现代社会组织,必须以一种现代精神原则作为运动动力,仅仅依靠增加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并不能获得所期待的科技产生。——何家栋
所谓科学,包括逻辑和数学在内,都是有关时代的函数,所有科学连同它的理想和成就统统都是如此。——[美]穆尔
天才跟科学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英]斯宾塞
科学常是在千百次失败后最后一次成功的。——徐特立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英]卡尔·波普尔
科学家的成果是全人类的财产,而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苏联]高尔基
科学是对狂热和狂言最好的解毒剂。——[英]亚当·斯密
科学本身就有诗意。——[英]斯宾塞
精彩片段
巨大的光环体系这时横亘在整个天空,飞船已经穿过体系的最外缘。鲍曼高踞在一万多千米的上方,可以通过望远镜看出光环基本上是冰组成的,在阳光中闪闪发光。他好像在一场暴风雪的上空飞行,偶尔在风雪没吹到的地方看到陆地,有时候却出乎意料地看到一片夜空和繁星。
——[英]亚瑟·查尔斯·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
如果在刚才的房间里旅行——从自来水龙头到炉子、从炉子又到餐桌,还没有让你觉得疲劳的话,现在我们就向第四站——厨房锅架进军。我们会像所有的旅行家那样,把旅途中看到的东西都记录下来。这儿有两个铜锅、一个糖罐、一把茶壶、一个瓦罐、一个小饭锅、一个白大锅。这是架子上所有的东西。7件东西——7个谜。“谜?”也许你会问,“难道锅子还是谜?”
——[苏联]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灰尘是地球上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它随着空气的动荡而飘流。我们周围的空气,从室内到室外,从城市到郊野,从平地到高山,从沙漠到海洋,几乎处处都有它的行踪。真正没有灰尘的空间,只有在实验室里才能制造出来。在晴朗的天空下,灰尘是看不见的,只有在太阳的光线从百叶窗的缝隙射进黑暗的房间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无数的灰尘在空中飘舞。大的灰尘肉眼固然也可以看得见,但小的灰尘比细菌还小,就算用显微镜也观察不到。
——高士其《灰尘的旅行》
美文共赏
蚂蚁如何认路?
[美]理查德·费曼
我的宿舍外有一个U字形窗槛。一天,有些蚂蚁爬到窗槛上逛来逛去。我突然好奇:它们是怎样找到东西的?它们到底是怎样知道该往哪里去呢?它们能不能互相通报食物在哪里,就像蜜蜂那样?它们对事物的外表有没有知觉?
于是我把一条绳子拉开绑在窗子的U字形上,把一张硬纸片折起来,在上面沾满糖,然后挂在绳子的中央。这样做是要把糖和蚂蚁隔开,使蚂蚁不能碰巧地找到糖。接下来我折了很多小纸片,这是用来运蚂蚁的。纸片放在两个地方,一些挂在绳上,在糖的旁边;另一些放在蚂蚁出没的起点。整个下午我就坐在那里,一边看书一边监视,直到有蚂蚁跑到起点的纸片上,我便把它搬到糖那儿。
我想看的是,要过多久其他蚂蚁才知道这个找食物的通道。结果是一开始时很慢,后来却愈来愈快,我运蚂蚁运得应接不暇,简直快发疯了。
当这一切正在热烈进行之际,我突然开始把蚂蚁从糖那里送到别的地方去。现在的问题是,它们到底会爬回最初的起点,还是会跑到有糖的地方?
过了一会儿,我放纸片等蚂蚁的地方清闲得很,一只蚂蚁也没有(如果爬到这些纸片上,经由我的运送,它们便可以再回到糖那里);但在糖附近,却有许多蚂蚁徘徊。因此我的结论:它们都跑回有糖的地方。
另一次,在通往窗槛的糖的通道上,我放了很多显微镜玻璃片,让蚂蚁走在上面。然后,我改变玻璃片的排列顺序,或者是用新的玻璃片把其中一些旧的替换掉。我证明了蚂蚁对物件的外表是没有知觉的,因为它们搞不清楚东西在哪儿。如果它们循着一条路而找到糖,但同时有更短的路可以回来,它们也永远找不到这条更短的路。
而重新排列玻璃片,也清楚显示了蚂蚁会留下一些痕迹。接下来,我很容易便安排了许多简单的实验,看看这些痕迹多久会干掉、是否容易被抹掉等。我也发现痕迹是没有方向性的。如果我捡起一只蚂蚁,转几个圈,再把它放回去,它往往不知道现在走的方向跟刚刚不一样,直到它碰上另一只蚂蚁。它才晓得走错了方向。
(选自《科学是美丽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