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快递的旅程

作者: 潘王依

一天早晨,我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一尺高、两尺长的棕色快递。我平平无奇,在快递厂里毫不起眼。

“轰”的一声,我与许多兄弟姐妹一起来到了一个黑黑的小房子——快递车里。车一路上不停地颠簸,大约过了两个小时,车门被打开了,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儿拿走了横在我面前的长长的盒子,上面印着“小心易碎”的字样。他轻轻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一艘航母的模型。他用胖乎乎的小手紧紧地抓着盒子,小心翼翼地抱着,自言自语道:“爸爸寄来的模型可真好看,我要把它放在我的房间里,这样就好像时时刻刻都能看到正在远航的爸爸了。”

车子颠哪颠,我们又一次停了下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用颤抖的双手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件大红色的棉袄,还有一张字条:奶奶,天气冷了,记得多加点儿衣服,要按时吃药。老奶奶的眼角落下了一颗晶莹的泪珠,她颤颤巍巍地走远了。

又是一路颠簸,我旁边的大箱子的主人来了。她是一位样貌十分漂亮的少女,她用她的纤纤玉手轻柔地打开了大箱子,里面是一整箱的广东特产。这时,姑娘的手机响了,里面传出了两位老人的声音,他们的絮絮叨叨里藏着无尽的思念。此时,姑娘的两眼已经泪汪汪的,她听了许久才挂了电话。

我也终于等到了我的主人——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儿。她激动地打开了我,里面是厚厚一摞书。她立马朝院里喊道:“小琴,小雪,阿妈给我们寄书来嘞!快出来抬书咯!”说罢,小院里立刻跑出来两个与她一般大的小女孩儿,三个人小心地把我抬进了院里。

忽然,我醒了。这原来是一场梦,但它是那么真切,我不禁感叹:亲情是蜂蜜,加入它,哪怕生活这杯柠檬水再酸涩,我们也可以欣然饮下。

(指导教师方竹云)

精彩点击

这篇文章的写作视角十分独特。小作者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借助快递包裹路上的所见所闻,讴歌了伟大的亲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小作者想借助文章表达的内容,是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小作者借用比喻的手法,给一句普通的话赋予了深刻的意味,耐人寻味,让人过目不忘。

(小燕)

上一篇: 火星“考察”
下一篇: 怎样写“变形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