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简单的议论文(二)
作者: 张鑫凤唐小乙:张老师,上一期,您教我们写简单的议论文,我试着写了一篇辩论稿,爸爸看了后,把我夸奖了一番,嘿嘿……
王太阳:那可把你乐坏了吧?可是,我还不太会……
同学们,不要以为写议论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虽然教材没有要求同学们写议论文,但是仔细回忆一下课文和口语交际练习,我们接触过的议论文可不少呢!来到小学高年级,我们的心智更加成熟,看人待物方面都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因此这个阶段也正是练习写简单议论文的好时机。另一方面,写简单议论文对于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非常有益的促进作用。
蒋小昕:张老师,上次您说写简单的议论文要注意“论点鲜明独特”“论据典型多样”,除了这两点,还有其他秘诀吗?
提升“议论力”第三诀:议论文结构严谨
同学们在写议论文时,往往容易“激情四射”“口若悬河”,却忽视了议论文的整体布局。有的同学一篇文章都快写完了,还没亮出论点;还有的同学将更多的笔墨放在论据上,忽视了“议论”。
写记叙文的时候,我们会按照时间或者事情发展顺序展开,那么议论文的写作顺序怎么安排?文章结构怎么布局呢?
我们一定要注意议论文结构的逻辑性。
简单议论文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样的结构去写。“是什么”也就是描述你文章的议论对象。“为什么”就是对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对现象或问题的内容与形式的解读,对它们本质的探讨,是一个进行深入思考和认知的过程。“怎么做”是在对问题有了深入透彻的认知后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行动策略。你看,简单的议论文的结构就是这样层层递进,逻辑严密。这也应该逐渐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当然,除了这种最基本的结构,议论文还有其他的结构。我们也可以先抛出中心论点,然后通过几个分论点来进行论述,这样就会形成“总—分”结构或者“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在论述时应详略得当,有所突出,但都要明确中心论点。只有中心论点明确了,议论文的逻辑性才能得到保证。
提升“议论力”第四诀:议论文总结有力
王太阳:张老师,我看别的同学写议论文的时候,总是能写出很有哲理的总结,感觉很有气势!
写简单的议论文,我们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我们在上一期提到过议论文有两类论据,一种叫“事实论据”,一种叫“道理论据”。为了让自己的“道理论据”看上去更有说服力,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首先,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或者俗语谚语来做总结。你想,名人名家说过的话,是不是可信度更强?名人名家说过的话,一定比我们自己的话更具有说服力。其次,我们还可以在总结的时候用上感叹句、反问句等句式,让总结更加有力。我们都知道反问句、感叹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这样的句式会让你的总结更加铿锵有力、不容置疑,显得很有气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要想写好议论文,需要有丰厚的素材储备。这些素材储备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平时的阅读中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平时博览群书,并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多做笔记,不知不觉中,胸中就自有丘壑了。长期如此,我们在议论文的论据引用上将不会出现无词可用、捉襟见肘的情况了。
佳作欣赏
谈勤奋
浙江省杭州市文海小学612班丁若琳
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过这样一句话:“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只有勤奋自律,才能走向成功,才能成就更好的自我。
勤奋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相信大家都听过“凿壁偷光”的故事。西汉时期,有个人叫匡衡。匡衡很喜欢读书,却因家里穷,买不起书,只能借别人的书来读。可到了晚上,没有灯照亮,匡衡依旧无法读书。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书,突然看到东边有一线亮光,原来是从墙壁缝里透过来的邻居家的烛光。匡衡欣喜若狂,猛地从床上跳起来。他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小的洞,让邻居家的烛光照进来。借着那微弱的烛光,匡衡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正因为匡衡勤奋刻苦,积极进取,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我们常常听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是的,态度往往是我们行为的起点和源泉。勤奋的态度,是做成一件事的起点;勤奋的态度,是一个人积极心态的投射;勤奋的态度,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勤奋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乒乓球奥运冠军邓亚萍从小热爱打乒乓球,她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够登上世界的赛场。但是,你知道吗?邓亚萍因为身材矮小,手脚粗短,曾经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不过,她并没有气馁。她自己暗暗想:虽然我个子矮,先天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我可以提高球技来弥补这些短板哪!于是,邓亚萍发了疯似的苦练,猛练,拼命练,她终于成功进入国家队。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她在14年的运动员生涯中拿到18个世界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坛皇后。勤奋是顽强拼搏,勤奋是持续发力,勤奋是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
勤奋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努力。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国北京举办。其间,我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为国家获得了2枚金牌,1枚银牌。而在奖牌的背后,她也付出了鲜为人知的努力。她在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前,训练时手部骨折,为了如期参赛,选择给手部打石膏保护,赛季结束后再进行手术。在这次自由式滑雪世界锦标赛上,她凭借不屈的意志和非凡的技术一举夺魁。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受伤,她曾在训练时后脑着地昏迷,清醒后,当场失忆。但是,即使面对了这样严重的事故,谷爱凌也没有气馁,她坚定地选择再次站起来,依旧每天勤奋地练习,坚持不懈,几年如一日。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要高估一天的努力,也不要低估一百天的努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勤奋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必须要用强大的意志力维持,只有这样,才能一步一步靠近成功。
在生活中,比我们聪明的人比比皆是,正如乔·雷诺兹说过的:“如果你富于天资,勤奋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如果你智力平庸,勤奋可以弥补它的不足。”我相信:只要我们能拥有勤奋的品质,美好的事情终究会属于我们!
(指导教师张鑫凤)
题目简洁明了,点明了文章要谈论的主要内容。
开头就抛出文章的主要观点,而且引用韩愈的话,更加具有说服力。
用排比句加强语气,让议论总结更加有力。
用感叹句式加强议论总结的气势。
结尾引用名人名言来总结,既是总结,也是照应开头。
教师点评
首先,本文结构严谨,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第一自然段小作者就抛出自己的主要观点,第二、三、四自然段,每段都是一个分论点加一个事例,结尾的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总结。文章中间三个自然段,每一段的首句都是总起句。三个分论点分别是:“勤奋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勤奋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勤奋是一种持之以恒的努力”。这三个分论点不仅结构整齐,而且逻辑上层层递进。其次,本文小作者用了三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分别是凿壁偷光的故事、邓亚萍的故事和谷爱凌的故事。从古到今,从学习到体育锻炼,“摆事实”做到了典型有力,丰富多样。另外,小作者善于引用名人名言,善于使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和感叹句式来加强论证的气势,让读者感觉气势磅礴,文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