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赞歌
作者: 陈曼妮夕阳铺陈开的万丈金光一寸寸褪去,月亮已经悄然从地平线探出脑袋,偷窥着整个世界,慢慢地,从半圆到将圆,徐徐地升起来了,它的恬静、悠然,给清冷的夜增添了一抹银色的光辉……
细细的流水,披着月光。月光穿过溪水的罗衣,陪着它在月夜时而慢跑,时而信步……月光是水光,水光也是月光。那溪水的胸膛上,不时浮动着的是树叶、花瓣吧,它们随着溪水的胸膛起伏,感受夜的温柔……长着灰白色脸蛋的鹅卵石懒懒地躺在河床上,享受着“月光浴”,鹅卵石间一个个小水洼,哦不,应该是一个个小水塘,贪心地张着嘴,一口吞下一个月亮呢。
密密的树林,透着月光。月光拂去了林子里白天的躁动与纷乱,它轻轻地揽住了那些枝枝杈杈,于是这夜的树林,闪现出朴素的光华;于是这夜的树林,氤氲着静谧、安详……无数的纤纤生灵,被月光搂在怀里。“睡吧,睡吧……”最爱做梦的自然是那片片叶子——叶子一动不动,做着恬静的梦,梦见月光化作露珠,一样的晶莹,一样的玲珑,在晨风里摇落,一滴滴,叮咚……
月最喜欢那种光影游戏:它把自己塞进枝蔓、叶片的缝隙里,再悄无声息地溜出来……于是光影迷离,树影交错,你幻想那斑驳中的是一只只眸子,那就真的成了眼眸,只不过是惺忪的,像渴睡的人的眼睛;你幻想它们是月夜的繁星,它们就真的成了繁星,只不过是从银河失足跌落下来的,被封印在了这树影婆娑间……阵阵徐风,那一片片像地图的、像动物的、像大厦的影儿浮动着,忽明忽暗,忽暗忽明,树影、光影共徘徊,是陶醉在这月夜里了吗?
苍茫的大地,蒙着月光;宁静的街巷,铺着月光;温馨的小屋里,也洒进了月光……听,那远处传来的缥缈的琴声,是《月光曲》呢。
月夜,从不向人们许诺温暖与光明,它却是那样的——静谧,美好……
(指导教师罗海霞)
精彩点击
“细细的流水,披着月光”“密密的树林,透着月光”“苍茫的大地,蒙着月光”,披、透、蒙,三个动词用得恰当准确。而文中这样精彩的动词使用更是不胜枚举,“月光穿过溪水的罗衣”“拂去了林子里白天的躁动与纷乱”“它轻轻地揽住了那些枝枝杈杈”……小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同学们在写作时要精于打磨,勤于推敲,斟词酌句,方能造就锦绣文章。
(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