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感悟点 写好读后感
作者: 赵学潮这次习作要求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把自己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的一种文体。读后感属于应用文,写法并不复杂。大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精读原文,找准感悟点。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或书的内容,可采用精读的方法。精读原文,就是一遍又一遍地读,细细地品味。通过精读,深刻体会文中或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文中或书中令人感动、引人思考的“点”,可能是文章或书中的主要内容,也可能是文中或书中的一个画面、一个感人的情节。如:
“你读过那么多年书,知书明理,现在离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你妈要跟你爸划清界限,自己要求进步,这也是名正言顺的事,谁也无法阻拦。她有自己的追求和幸福,你这么大了,应该有主心骨了,一定要把这个家支撑起来。”爷爷的这番话一直激励着单田芳,坚强乐观的精神在他心中悄然形成,也正是这种精神,使他坚持下来。那些在常人眼中想都不敢想的经历,单田芳先生都选择了默默忍受。
小作者通过精读《言归正传》这本书中上述章节的内容,找准了感悟点——主人公单田芳先生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
二、紧扣感悟点,展开联想。读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产生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也就是读后所感。写读后感时,不宜过多地重复文章或书中的内容,最主要的是展开联想,谈自己的感想与体会。可以结合全文来谈,也可以结合文中或书中的某一点来谈。好文章给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如果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势必哪一点也谈不好。要围绕自己受到启发教育最深的一点或几点,并联系社会现实,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想与体会。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切忌说假话、空话与套话。如:
在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健儿把坚持不懈、超越极限和文中老人所说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赛场上,对手就如大马林鱼一般,中国健儿就是桑地亚哥,比的就是谁能撑到最后。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队队员徐梦桃——奥运会的“四朝元老”,终于在北京冬奥会上圆梦摘金,挑战了自己的“无数个不可能”,超越了自己的“每一个最好”。
小作者读了《老人与海》这本书后,紧扣感悟点——坚持不懈,超越极限,联想到北京冬奥会上中国健儿出色的表现,写得情真意切。
三、叙议结合,以“感”为主。写读后感,“感”是写作的重点。读后感属于议论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它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写读后感时可适当地引用原文中触动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与体会。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所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