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追梦人
作者: 陈子轩在中国绵延的南海岸线上,有一颗耀眼的明珠——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与纽约湾、旧金山湾、东京湾并列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它以珠江三角洲为腹地,包含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大湾区的城市既各有特色,又紧密相连。在这里,人们来来往往,充满信心的脚步不曾歇息。
我的爸爸是一位“80后”的大湾区建设者。我们的家在广州,在我还未出生时,爸爸就去了深圳打拼。在我出生后,爸爸为了多陪伴我,坚持每周末从深圳赶回广州,如候鸟一般往返于广州和深圳。两座城市的距离,没有冷却家人之间的温情,也无法阻挡爸爸对工作的热情与执着。
每到周末,我都会翘首期盼着爸爸早点儿回家,爸爸一进门,我就赶紧接过爸爸的背包。爸爸的背包每次总是装着不一样的书——金融、历史、文学、传记、管理……各种题材,内容可谓包罗万象。
我纳闷儿地问道:“爸爸,为什么你每次回家包里都要装一本厚厚的书呢?”
爸爸回答:“方便在路上看哪,这样可以利用路上的时间。”
我有些好奇:“你都是大人了,又不是学生,需要这样抓紧时间啃书本吗?难道你们大人也要经常考试吗?”
爸爸郑重其事地说:“学习是终生的事,读书就是充电,只有不断地充电,才能获得更多的能量来搭上时代的快速列车。我们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在高速发展,对比世界上的其他湾区,咱们拥有金融、科技、制造业复合式产业优势。湾区的建设者当然也要是知识型、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不读书怎么能行呢?”
我一知半解地问:“你们公司的人都是这样?不累吗?”
爸爸说:“是呀,我们公司的人都是这样,乃至整个大湾区的人都是这样求知上进。大家都明白,努力拼搏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有了理想,累也就变成乐啦!”
爸爸还告诉我,深圳人就是靠着这股拼劲儿,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将从前的小渔村变成了今天的大都市。如今它被誉为“中国硅谷”,这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市容美丽、绿树成荫,阵阵海风带来太平洋的气息,它敞开胸怀,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是核心城市,它起着引擎作用,引领着大湾区一路向前奔跑。
爸爸总是那样声情并茂地述说着深圳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从爸爸的言谈中,我明显感受到他对深圳有着特殊的情感。我对他说:“爸爸,你对深圳情有独钟啊,都快忘记自己是个广州人了。”爸爸自豪地说:“我是广州人,也是深圳人!”
大湾区的建设需要无数创业者艰苦卓绝地打拼,我的爸爸就是那千千万万个打拼者之一。爸爸从基层做起,工作勤奋,不辞辛苦,他曾在公司最忙碌时身兼数职。他现在坐在管理层的位置上,工作从不懈怠,很多事务都要亲力亲为,在金融投资、风险控制、公司管理等方面,都能独当一面。
爸爸之所以能身兼数职,除了因为他有那股拼劲儿外,更重要的是他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他能不断地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大湾区的建设中,又有多少个像爸爸一样的人哪!港珠澳大桥的通车、珠海横琴自贸区的成立、广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东莞“世界工厂”的蓬勃发展,倾注了多少人的汗水和心血呀!他们坚守信念,不忘初心,这就是大湾区的建设者们。
展望未来,新一代的建设者——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也将忙碌在此,拼搏于斯,因为我们都是大湾区人,我们就是大湾区的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