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滩飞歌

作者: 赵景琪

清晨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在鲜花盛开的草地上。我挽着篮子,跟着爷爷到我家后面的废黄河里捡田螺。

站在废黄河边上,放眼望去,碧绿的芦苇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几只白鹭在河边的沙地上寻觅食物。

忽然,“嗖”的一声,一只鸟从芦苇丛中飞向天空。我拨开芦苇,来到鸟儿飞起的地方。哇,一个鸟窝!几棵芦苇被鸟儿拉扯在一起,搭出了一个精致的鸟窝。我惊讶极了,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鸟窝。

我小心翼翼地扒开鸟窝,里面竟然有六个鸟蛋。我兴奋地叫爷爷过来看,爷爷把手指放在嘴边“嘘”了一声,然后拽着我悄悄地离开。

离开鸟窝一段距离,爷爷拉着我坐在河滩上,告诉我这是柴呱呱的蛋。

“柴呱呱?好搞笑的名字。”

“爷爷小的时候,废黄河边没有庄稼,全是芦苇和茅草,每天都能见到柴呱呱。后来呀,人们不断地开荒种地,柴呱呱没处安家,好多年没见到它们了。”

“那现在怎么又有了呢?”

“傻孩子,你看现在我们的废黄河滩上,到处郁郁葱葱,鸟儿自然就来了。”爷爷看着远方,露出欣慰的笑容。

眼前,几只白鹭时而飞起,时而从这边的麦田掠过河面,飞到对岸的杨树上。

爷爷告诉我,他小时候,虽然废黄河周边的环境很好,但是河边上的庄稼是“望天收”。本来长势喜人的花生、大豆,到了夏天,要么淹没在水中,要么全部被滔滔的洪水冲走,最终颗粒无收。现在,废黄河两边都建了驳岸,沙土不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了。爷爷拍了拍堤坝说:“这里本来是河西的,废黄河水硬生生把河西的沙土冲到河东来了。”“这么说,我屁股下面的土是淮安的?”“哈哈,是呀。喏,那边的地方本来是我们村的。”爷爷指着河对岸一块麦浪翻滚的地方对我说。

“爷爷,我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些呀?”“以前爷爷忙着在外面打工,哪有空给你讲啊!现在好了,就在自家的地里种植绿色蔬菜,再也用不着背井离乡了,真的要感谢党的好政策呀!”听着爷爷的话,我若有所思。

“走,捡田螺去。”爷爷拍拍屁股上的沙土,站起来。

我们爷孙俩光着脚丫,站在清澈的河水里,很快就捡了一篮子田螺。

爷爷情不自禁地和我唱起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歌声和着鸟鸣,在湛蓝的天空中回荡……

(指导教师谢雪莲姜有荣)

精彩点击

本文生活气息浓郁,将养育一方人的一方水土真切地呈现到了读者面前。这里有风土,泥沙、芦花、飞鸟、田螺等;这里有人情,爷爷阅历深厚,感念党恩,孙儿天真烂漫,好奇生灵。难能可贵的是,爷孙问答将废黄河滩的眼前之景与沧桑之变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而收篇的一曲《乡间的小路》,既写生,更写意,唱出了河滩人家生活的诗意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谢雪莲姜有荣)

上一篇: 心上的小溪
下一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