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忆
作者: 屈耀聪追雾
秋来,叶落。我乘车,到江边观潮。
其实我还想看看,传说,钱王射潮,使江水弯折,“折"江,“浙"江,这么大的一个省,如此取名,不免过于草率了。
然而车是很快的,一路平稳,到江口。实际上江边未逢“一线潮”,已经是“一线人”了。我从江边滩涂口下来,滩涂上稀稀落落也有几个人。寒秋伴着一点风,江边水汽飘忽着往我身上扑。我瑟缩着,心想,潮水怎么还没有来?

确实太过热闹了,我想拍潮水,于是四处走动想找一个安静的机位。看时间,潮水还有半小时才到。
规整的大楼仁立在锦缎一般的江水两旁,远处钱江的桥上车一辆一辆开过,江面上笼着一层薄雾。
实在难想起“怒涛卷霜雪”这 样的词句来,期望的眼晴不再沉 着,于是又想起钱王射潮,一箭折 江,“确实太过埋没这里的沃土”。
伴着人们热闹嘈杂的声响,无意一瞥,望见滩涂近处,有位大叔,正在脱身上的衣服。
他身上有着不少赘肉,胡子拉碴,看起来不是很有力量。脚底因为沾上江水,也如我一般开始有些瑟缩,但眼神却一直町着远方的潮。
好奇中,我快步走到他身旁:“大叔,这天,您不冷啊?”看我面生,他先是诧异一下,然后指了指旁边的渔网:“冷倒还好,冷得人精神!”他手上动作没停,就剩上身一件衣服了。站在一旁,他又仔细打量我一番:“你是外地来的吧?”
“嗯,来看潮。”我回道,不住地望向更远处,又看看时间:快了,潮快来了。知道我在等什么,他拍拍我说:“观潮,不是在这儿看的,你得去靠里一点看。”
“岸上人太多了,就在这儿看。"我掏出相机冲他甩了甩,以此展示我看潮的决心。
潮一会儿冲上来,危险。”他拉着我往岸边走,我急忙往后退。
您都能在这儿,我怎么就不行了?我跑得快。”
潮来了,躲不及,你要看,岸上看。”他再一次拉着我,直到把我拉上岸边。
‘您呢?”我用有些填怪的语气问道。
我捞潮头鱼,"他拿起渔网冲我挥了挥,“我跑得比你快。”
他的脸上闪耀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兴奋,虽然秋风寒凉,可热情如阳光一般挥洒在这位中年人的身上。涛声阵阵,拂过涔涔的空气,他终于迈开步子。
‘你回岸上去,我捞到鱼了分你条大的。”他转过身去,扛着他的“武器”走开。我只得训让地笑着,但还是佩服于他那样扑面而来的气魄,乖乖上岸,回到车里等潮。
溯流
涛山滚屋,雷击霆碎,有吞天沃日之势。”耳边的涛声近了,和云烟缥缈的诗词喃喃低语。
自归附后梁以来,两浙终于迎来了久而未有的和平,这在混乱的五代时期,实在是少见。吴越王钱着手民生,要解决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治理泛滥成灾的江水。
静时养一方水土,乱时却祸 害百姓!”
“伍子胥这尊江神,真是请不走了。”
‘那就修筑堤坝,不信治不住这江!逆贼董昌都被我们钱王打败了,还怕这江水吗?”
兵士只顾低头搬运石头,汗如雨下却备感欣慰:上了战场为国效忠,下了战场为民请命,实是生而无憾了。
远方又传来涛声,有如万马奔腾,渐渐逼近。
‘快跑啊!”被推着拉着,江边的军民们迅速逃上了岸边,一线大潮,前冲后推,汹涌而至
‘轰”的一声,潮头撞击在刚修筑好的堤坝上,刚刚稳住的石块顿时土崩瓦解,随江水沉下。江水退去,只留下无措的兵士。
岂有此理!”震怒的钱拍 案而起,整顿军队,竖旗江畔。
“弟兄们,搭箭!”
金甲佩刀,似有神力傍身,江边无数百姓擂鼓助威,兵士跟在他们的王身后。只听见钱一声怒吼,利箭遮天蔽日,正迎着怒涛,射入江水中。
“毁了就再筑,筑到填平它为 止!”
显然,江口没有弯折。
归潮
”钱江大潮,何时可治?”潮水 不答,只是翻涌着。
江口弯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了。
只是大潮又起了两千年,翻涌着汇入历史,当然也在今天,必然还要向前。
恍然从车上醒来,车窗外的声音更加热闹。向外看,滩涂上除了大叔,还有几个年轻人,笑着闹着,冲潮头跑去,鱼从江面跃出。他们跑得很快,领着潮头往江边的人群跑去。
“好潮!”人群的欢呼声淹没了潮水声,一层一层向上堆叠。我挤进人群中,举起相机。
“隆隆隆......"‘潮终于来了!' 指导教师:关进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wtg2025040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