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遇“书圣”王羲之
作者: 阿东文/
萌多多和转小圈游学来到了东晋时期的会稽郡山阴城(今浙江省绍兴市)。在集市上,有位老婆婆拎了一篮子竹扇叫卖,可却没什么人光顾。一旁的读书人看到此情形,十分同情这位老婆婆,决定来帮助她。
读书人告诉老婆婆,如果在素面的竹扇上题几个字,一定会好卖。老婆婆见他这般热心,便欣然接受了他的提议。可当老婆婆见到读书人题的字后,一脸的不高兴,因为她认为这字写得太潦草了。
萌多多和转小圈恰巧目睹了这一切,转小圈赶紧向老婆婆解释道:“这是‘书圣’的字啊!”萌多多也连忙补充:“‘书圣’就是,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果然有了“书圣”的题字,老婆婆的竹扇很快就被卖光了。
王羲之好奇地问萌多多和转小圈:“看来你们很熟悉我啊?”转小圈激动地说:“是的!您的楷书作品《黄庭经》《乐毅论》,行书作品《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草书作品《十七帖》,我们都很喜欢。”
萌多多接着说:“我还欣赏过您的《兰亭集序》,虽然只有28行,324字,却写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呢!特别是里面有20个‘之’字,因写法各不相同,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王羲之听后回忆道:“那年在山阴兰亭举行风雅集会,大家轮流赋诗,最后邀请我为其作序。我酒意正酣,一气呵成,皆是因天时地利人和。若让我再写,未必能达到那种效果了!”
转小圈万分崇拜地问道:“先生,世人都说您的笔力入木三分,您是怎么做到的呢?”王羲之谦虚地回答:“哪里有那么神,这都是世人传说的。其实我学习书法的一个经验,就是善于吸收前人书法之精华。我少年时跟卫夫人学书法,后来广游名山大川,见识了李斯、曹喜、梁鹄等许多名家的书法力作,通过不断学习,博采众长,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小讲堂
临别时,王羲之将自己心爱的一幅书法作品送给了萌多多和转小圈,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书法。萌多多和转小圈对王羲之表示了感谢,并暗下决心,一定苦练书法 将来学有所成。

在唐代张怀瓘(guan)的书法理论作品《书断·王羲之》中记载,相传“书圣”王羲之受命皇帝在祝版上写祭文,后由工匠雕刻时发现,祝版上字的笔痕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里,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十分强劲,也形容见解、议论非常深刻
听说先生辞官后便不再做官,在青山绿水间醉心于书法,与笔墨为伴,彰显了他高洁的品性,果然有超尘绝俗、委任自然的晋人风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xuhb20250606.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