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仁心张仲景
作者: 阿东
自萌多多和转小圈游学以来,还是头一次在冬至日遇上这么寒冷的天气。正当饥寒交迫之时,萌多多忽然看见不远处的一个棚子前支着一口大锅,许多人在排队领取热气腾腾的“食物”。
萌多多拉着转小圈走近一看,原来锅里正熬煮着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材。只见一个年轻人将羊肉和药材捞出后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再用原汤煮熟……
转小圈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呀?”年轻人示意了一下身旁的一位老先生,回答道:“这是我师傅张仲景免费为大家提供的祛寒娇耳汤。”转小圈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来到了东汉,见到了‘医圣,张仲景啊!”
只见老先生颔(han)首微笑,解释说:“我一路上看到了许多穷苦乡亲,他们饥寒交迫、面黄肌瘦,并且很多人的耳朵都冻得溃烂了!我的心里十分难受,于是做了这道祛寒娇耳汤送给他们喝。”
说着,张仲景让徒弟给萌多多和转小圈也各自盛了一碗。萌多多和转小圈几口汤下肚,两耳生热,身上的寒气立刻消失了大半。
萌多多和转小国对张仲景的善举感到十分敬佩,希望能和先生再多一些交流。于是,张仲景便欣然邀请他们到家中作客。来到了张仲景的家,萌多多注意到了先生的书桌上有一本厚厚的书,问道:“这是什么书啊?”
张仲景回答:“这是《伤寒杂病论》。我多年行医游历各地,目睹了各种疫病给百姓造成的伤害,就决心将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笔端,想给后人留下一部专门用于治病实践的书。”
萌多多不禁在心中感叹:“这可是我国第一部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啊!”
经过一番交流后,天色渐晚,萌多多和转小圈告别了先生。在回去的路上,转小圈饶有兴致地说:“民谣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祛寒娇耳汤应该就是冬至日吃饺子的由来吧!”
小讲堂
张仲景在长沙任太守期间,正值疠(li)疫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张仲景对求医者总是热情接待,从不拒绝,真是“医者仁心”,
没错,随着求医的人越来越多,张仲景干脆在大堂里公开应诊。他首创了名医坐堂的先例,被传为千古佳话,这也就是“坐堂医”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