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蝇功”失传了

作者: 吴慧云

传说,在上一届学生的笔下,有一位叫“捕蝇王”的人。这个人十分神秘,好巧不巧,竟被我遇到了,他就是我的语文老师,江湖人称“帅老师”。

帅老师正在讲台上讲得眉飞色舞,但苍蝇却不好好听讲,连这位传说中的“捕蝇王”也不放在眼里。它们偷偷在电脑上跳起舞来,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视频,一个又一个网站页面,正当我们看得津津有味时,帅老师突然来了一句:“比(此处长拉音,且音量扩大一万倍)如说!”这一嗓子差点没把我的魂儿吓掉。

老师发现我们的眼神时不时地看向电脑,他回头瞄了一眼,风轻云淡地说:“哦,原来是苍蝇,马上拿捏。”老师轻轻走上讲台,伸出双手。他的手离苍蝇近了,近了,更近了……“啪!”随着老师的双手合上,同学们发出阵阵惊叹声,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的手。老师缓缓打开双手,里面却什么也没有。“咦?”教室里的疑问声此起彼伏,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帅老师摆摆手,说:“哎呀,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此乃失误!”

我们也没有在意,继续听课。无奈这种天气,蝇患实在太厉害,帅老师不得不一再施展“捕蝇神功”,可惜每次都是望蝇兴叹,教室里除了苍蝇嘲笑般的“嗡嗡”声之外,就是帅老师诧异的表情。

“完了,完了,三天不练就手生,我的‘捕蝇神功’长时间不用,看来要失传咯!”老师的话音刚落,就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唉,看来,“捕蝇王”的功夫以后只能是校园传说了!

(指导老师:吴  帅)

老练的说书先生

“传说”“好巧不巧”“江湖人称”这些常见的评书用语迅速将读者吸引进入小作者的故事中。接着,小作者像一位老练的说书先生,神态、动作、语言描写齐上阵,“捕蝇王”的形象立马栩栩如生。小作者夸张、有趣的语言风格加上“捕蝇王”的名号和实际捕蝇效果之间的落差,让文章妙趣横生。小星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葵花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