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糖葫芦
作者: 李安琪
大家都异常兴奋,因为这节课我们要做糖葫芦。
陈伊诺给每个人发了一根竹签,大家纷纷穿上自己带来的水果。有的竹签穿的是葡萄,葡萄从大到小排列着,像金字塔;有的竹签最顶上是青提,中间是山楂,底部是橘子,就像个穿着裙子的小人儿。
徐老师开始熬糖了。她将一袋两斤的白糖倒入锅中,开大火,拿一根长棍子不停地搅拌着。过了一会儿,她又把450毫升的清水倒进去。此时,锅的“大嘴”中不断地喷出糖水来。徐老师一边用纸巾擦着溢出来的糖水,一边对我们说:“如果你们回家做糖葫芦,不能加太多水,不然糖浆就会像这样溢出来。”
老师请每一组同学上去观看白糖在锅里的模样。糖浆是淡黄色的,不停地围着锅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跑”,形成一个旋涡。中间的泡泡又大又多,周围是零星的泡泡。这些泡泡过两三秒就破了,可还会有新的泡泡冒出来。过了一会儿,徐老师将大火调小,再次让我们去观察。这一次,我发现大泡泡全部变成了小泡泡,糖浆没有之前沸腾得那么剧烈了。

激动人心的裹糖环节到了。徐老师接过我手中的山楂串,一只手使锅倾斜,另一只手拿着山楂串,熟练地在锅的边缘转了一圈,一串完美的糖葫芦就这么诞生了。我接过老师递来的糖葫芦,放在餐盘里。等了一会儿,糖浆就凝固住了,在灯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闻一下,一股浓郁的甜香味儿钻进我的鼻子里。我不自觉地咽了下口水,嘴里酸溜溜的,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嘎嘣”一声,脆脆甜甜的;轻轻地咀嚼,软软的山楂裹着脆脆的糖,酸酸甜甜。
那感觉简直太美妙了!
(215299)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
指导老师 樊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