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博物馆之旅
作者: 包萱萱我们终于要去研学啦,目的地是邢窑博物馆。
下了车,我伸了伸懒腰,突然眼前一亮:映入眼帘的是传说中的“三大碗”。这就是邢窑博物馆的标识啦!大家开始交头接耳:有的说其中一个是杯子,有的说这么大的碗,简直不敢相信。在惊讶声中,教练整理好队伍,带领我们走进博物馆。

第一站:“考古”。我们化身为考古学家,纷纷拿起铁铲,挖掘埋藏地下千年的白瓷。很快,一个“文物”被同学挖掘出来了,我们惊呼着,猜测它的价值。同学小心翼翼地清理“文物”上的灰尘,又轻轻将它存放起来,继续挖掘下一个惊喜。“考古”工作在我们的默契配合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真正感受到“寻宝”的快乐。
接着,我们来到了学习制作陶瓷的地方,这是我最喜欢的环节—— 捏陶瓷!我们认真地听陶艺师傅讲解制作陶瓷的过程,听起来很简单,但制作起来还真是有些难度。水和泥的调配比例很关键,太稀太软,在制作台上立不起来;太稠太硬,很难用手捏出形状。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双手不断与泥土互动。最终我们精心制作出一个个作品:手枪、水杯、花朵……真是千奇百怪。


下午,我们来到邢窑遗址。这些窑洞全是古人用来烧制陶瓷的。讲解员详细地介绍了白瓷制作过程的烦琐、制作条件的艰苦。看着一个个栩栩如生、洁白光滑的白瓷艺术品,我真切感受到古时窑工的勤劳能干和聪明智慧。
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研学!

河北省邢台市逸夫小学西校区
指导老师 申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