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故事如何确定主题
作者: 许洁洁从前有一个穷人,叫艾萨克。他连续三天都梦到一个声音对他说:“去京城吧!去皇宫旁的桥下面,寻找宝藏吧!”于是他起身上路了。走过一片片森林,翻过一座座大山,他最终到达了京城。皇宫旁的那座桥,白天黑夜都有卫兵把守,他每天都来桥边转来转去,但不敢到桥下面去。后来,卫兵队长听了他的故事大笑起来,说,如果相信这个梦是真的,就应该回家,在家里的炉子下面找宝藏。艾萨克真的就这样原路返回,真的在家里挖到了宝藏。为了感恩,他盖了一座教堂。在教堂一角,他挂上了一句格言:有时候,人必须远行,才能发现近在咫尺的东西。
这个故事来自绘本《宝藏》,艾萨克是主要人物,寻找宝藏是事件,“人必须远行,才能发现近在咫尺的东西”是主题,人物、事件和主题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主题是最重要的,它是故事的中心,是作者要传达的观点、感受和情感。简单来说,主题就是作者要阐述的道理。
人人都知道想象的故事是虚构的,但这些故事能够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和收获,因此大家都爱读。反过来,写想象故事时也要想:“我”想阐述什么道理?如何才能影响别人?很多故事的道理不像《宝藏》那样直接写出来,而是藏在整个故事里。人们会被故事影响,却很难被单纯的道理改变。
写非想象故事时,主题一般比较明了。而想象故事,主题往往“自定”。这虽然有难度,但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写故事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通过提问深挖自己的表达目的。《写作脑科学:如何写出打动人心的故事》里说,从头到尾,故事都是为了回答一个中心问题而设计的。
人们常在表示遗憾或者表达愿望时说:“如果……就……”。表示遗憾和表达愿望不就是写想象故事需要的出发点吗?把这个句子改成问句“如果……会怎样”,它就变成一个“中心问题”。比如:
《宝藏》——如果人们不远行会怎样?
《白雪公主》——如果嫉妒别人的美貌会怎样?
《渔夫和金鱼》——如果太贪心会怎样?
“如果……会怎样”这个句式可以引发思考:什么是我们想要又得不到的?爱、拥抱、关注、远行、善良,还是什么?要回答“会怎样”三个字就必须展开想象。
第二步:把想要表达的观点代入。
《宝藏》的回答——不远行发现不了身边的宝藏。
《白雪公主》的回答——嫉妒使人疯狂。
《渔夫和金鱼》的回答——贪得无厌导致一无所有。
这样的回答既简单明了,又传达了作者写作的目的。不难发现,主题就是一个关键词语,或者是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如果写出来的故事不能用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句子概括出来,很可能意味着主题不够准确有力。
练习概括主题的能力可以先从阅读开始。阅读故事时想一想:这个故事围绕一个什么中心问题?主题是如何回答的?然后再向日常生活提问。比如:如果一味地讨好朋友会怎样?如果不关注孩子的感受会怎样?如果一个女孩的辫子被强行剪掉会怎样?如果一群青蛙在天上飞会怎样?这样提问得出来的主题可以有意义,也可以很有趣。
如果套用问句还不会提问和回答怎么办?那也没关系。小学中低年级练习写想象的故事,一般重点在锻炼和培养想象力上。大胆和奇特的想象是训练的重点。只要你写的是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结果就不会太差。因为,一切美好,皆自成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