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

作者: 董恒波

顾方舟(1926 ~ 2019),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宁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病毒学专家,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长。顾方舟对脊髓灰质炎的预防及控制的研究长达42年,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顾方舟“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2020年5月17日,顾方舟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神奇的糖丸

曾经有一种病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这个病叫“脊髓灰质炎”。当然了,这是医学上的专有名词,老百姓则习惯称它为“小儿麻痹症”。

假如父母把你带到医院,医生问你愿意吃药还是打针?吃药苦,打针疼,你也许会皱着眉头思考怎么选择。可是,如果医生告诉你,既不用吃药也不用打针,还会给你发一颗好看的糖丸,只要你把它吃下去,病就会好了。你信吗?这怎么听着像是一个神话?

这是真的,创造这个神话的,就是我们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顾方舟,是他发明了这颗神奇的糖丸。可千万不要小看这颗糖丸,它并不是普通糖果,而是能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

顾方舟到底是如何突破险阻,成功研制出疫苗的呢?在疫苗研制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糖丸爷爷”顾方舟。

跟着妈妈学医

小时候的顾方舟一直在颠沛流离中生活。他在上海出生不久,父母就把他带回了宁波生活。4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过得相当困苦。为了养家糊口,母亲决定只身前往杭州学习现代助产技术。1934年毕业后,她又带着顾方舟去了天津。

在英租界的一个房子里,母亲的诊所挂牌开业了。她用精湛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为孕妇接生。有邻居街坊经济上困难,她接生时都少要或者不要钱。母亲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和称赞。

这一切,都被顾方舟看在眼里。耳濡目染中,他也开始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4年,18岁的顾方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1948年,顾方舟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大学,顾方舟各科成绩非常优秀,毕业后,获得了前往苏联留学的资格,并成功拿到苏联医学科学院副博士学位。他给母亲写信说:“我学到了本领,要马上回到祖国,像您一样,来为老百姓治病。”

小儿麻痹症

新中国成立之初,顾方舟从国外回来了,他被分配到流行病研究所工作。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医疗行业比较落后,特别是在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非常严重。

那个年代的主要传染病有鼠疫、霍乱、天花、血吸虫病等,它们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医疗事业,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955年,一种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病像乌云一样,给众多少年儿童和家长带来恐慌。很多地方的儿童最初出现的症状是发烧、喉咙痛、流鼻涕,大家以为是普通感冒,并没有重视起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并非感冒,严重的后遗症让人们惊讶得不知所措。那些看似感冒的儿童出现了肢体弯曲、瘫痪等症状,死亡人数急剧增加。人们称之为“小儿麻痹症”,它的学名叫“脊髓灰质炎”。

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顾方舟像一个战士似的冲到了一线前沿。“为了天下的儿童不再受难,我一定要攻克病魔的难关!”他下定决心。

临危受命

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得非常快。没多久,绝大多数东部沿海城市都有病例出现,并开始向中西部地区扩张。

就在这个时候,顾方舟临危受命,开始进行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他马不停蹄地带领科研人员深入基层,从儿童的粪便中成功提取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提取完毕,再做疫苗研发。

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无数个日夜,顾方舟连续工作,通宵达旦,一个一个地攻下难关。当时,美国和苏联也在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研制。美国疫苗一针的价格比中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要高,老百姓怎么能承担得起呀?

当时,中国与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并不稳定,他们一直在技术上对中国采取封锁的政策。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顾方舟,没有被封锁吓倒,他带领团队,在云南建立起疫苗生产基地,投入疫苗的研发。为了表决心,顾方舟还将妻儿接到了昆明,并让他们加入了当地户口。

用自己的儿子来实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顾方舟和团队成员的努力下,他们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批脊髓灰质炎疫苗。

疫苗有了,有没有效,必须要做一系列的试验。先是在动物,比如白鼠、猴子身上试验成功,接下来还要进行人体试验。

拿人试验?谁来做?此刻,顾方舟第一个站了出来:“如果自己研制出来的疫苗自己都不敢喝,凭什么交到成千上万的儿童手里呢?”说完,顾方舟带头,将手中的疫苗一饮而尽。其他科研人员被顾方舟的行为感动,纷纷将手中的疫苗喝了下去,等待试验结果。

一周后,科研人员的身体一切正常,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这是疫苗研制阶段取得的重大成功。但疫苗在成年人身上成功了,并不代表会在儿童身上取得成功。因为相比成年人,儿童自身的免疫力要弱很多。所以,他们还要在儿童身上做疫苗试验。

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0

但是谁又愿意让自家孩子冒着未知的风险,去做这样的试验呢?此刻,顾方舟再一次站了出来。他瞒着妻子,把自己刚满月的孩子抱到了实验室。顾方舟将疫苗缓缓注射到孩子体内。一周过后,孩子身体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疫苗研制成功了。

大爱暖人间

疫苗研制成功了,顾方舟和他的团队再次展开研发,一款改良版疫苗很快问世。这就是我们熟悉的糖丸。

糖丸疫苗是用奶粉、奶油、葡萄糖等材料作辅剂,将液体疫苗滚入糖中制成的。该疫苗为固体形态,不仅更方便运输,同时还不受气温的影响,能够储存很长时间。于是,糖丸走遍了全国各地,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童年回忆。

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国家卫生部举行,顾方舟应邀参加。74岁的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会议大厅,庄重地在报告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宣布中国成为完全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继消灭天花后又一项伟大成就。

2019年,顾方舟在北京去世。临终之际,他对家人说:“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

舍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

这个“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组委会给予顾方舟的颁奖词,也是顾老一生的写照。

上一篇: 伯牙鼓琴
下一篇: 秋 山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