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嚼慢咽消化“词”
作者: 任铁石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哪怕是大作家也十分重视修改文章。作家修改文章的核心工作是找到准确的词。有些作家甚至认为, 句子里的某个词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是像数学公式一般精确的。
要想找到那个唯一的、精确的词,你得先有个词语的“ 仓库”, 这样才有挑选的余地。你还需要熟悉“ 仓库” 中的“ 藏品”, 知道相似的词之间有哪些细微的区别。
比如说“ 晕车” 这个词, 在日语中是用“ 醉车”来表达的。“ 晕车” 和“ 醉车” 都有身体反应的意思在里面,但是“晕”和“醉”的感觉是有区别的。德语里的“ 晕车”, 如果直接翻译成汉语是“ 旅行病”,这是从造成晕车的原因来定义“晕车”的。
同样是说“ 晕车”, 同样是这一个事实, 三种语言表达的侧重点是有区别的, 认识这件事的角度也是有区别的。
再比如说,“ 关门” 和“ 摔门”, 同样都是把门合上的动作, 但是你能感受到,“ 关” 和“ 摔” 非常不同。“ 摔门” 的人, 要么是生气了, 要么就是毛手毛脚的。
近义词虽然表达的意义相近, 有时传递给我们的情绪差别却很大。如果你想原汁原味地刻画人物的情感,有时候选用一个准确的词就足以解决问题了。
另外, 选用不同的词可以塑造不同的语言风格。打个比方, 穿运动服是运动风, 穿裙子是公主风,而穿T 恤是休闲风。我们可以写“ 这个人很有趣”,也可以写“这个人真逗”。“有趣”和“逗”,意思差不多, 但是“ 有趣” 就会正式一些, 就像穿上了校服;而“逗”更轻松随意,就像穿上了T 恤。
我们积累了很多词之后, 不代表就能写好一段话了。我们必须还得像老黄牛一样, 卧在夕阳下wò,慢慢反刍chú、消化这些词, 仔仔细细体会这些词的滋味。
作家示范
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 那赵家的狗, 何以看我两眼呢?我怕得有理。
——鲁迅《狂人日记》
解析
这里的“我”是个狂人,是个有精神障zhànɡ碍的人ài。所以赵家的狗看他两眼,令他如临大敌。这个“看”字非常平凡。有时候, 平平淡淡才是真, 这个平淡的词告诉我们狗看他是件平常事, 所以才衬托得狂人的反应是过激的。
如用其他的词就没有那么平淡了,比如说“瞪dènɡ了我两眼”“ 白了我两眼”“ 瞟了我两眼piǎo”, 这些词都是带着点儿情绪的。这里的精确,就是要表达出平淡的感觉,所以用了“看”。
每个词都是有自己特点的, 用对地方就是好词,用不对地方,就不是好词。所以说,好词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写出来的,而是需要你反复品味消化,最后精挑细选出来的。
练一练
“我今天很高兴。”这句话里的“高兴”,你可以用哪些词替换它呢?替换之后,你感觉这个新句子有变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