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玉龙雪山

作者: 陈皓轩

我站在玉龙雪山的峰顶,望着来时的路——

那是一条曲折的路,一条陡峭的路;那是雪山的一条腰带,是望不见尽头的天梯。远观,似一条细绳紧紧地攀着古树的枝干,而游客仿佛络绎不绝的蚂蚁,顺着细绳登上古树的枝梢;近看,木质台阶上镌刻着冰霜的沧桑,粗糙的围栏上布满风化的沟壑,左侧是光滑的山体,右侧是令人凛然的悬崖。

已到夏季,灰色调的雪山积雪不多,只有台阶上闪动着零星的墨点——那是穿着御寒服的游客,俨然一幅肃杀的版画,令人望而却步。

我夹着一瓶氧气,背上登山包,踏上了第一级阶梯。沿途,玉龙雪山总不忘展示自己的壮丽。高寒地区没有植被,但阳光洒下,雪山裸露的表面上黑、白、灰三色变幻,足以称得上壮观。光影流转间,地势忽高忽低,给山峰平添了乐趣,却也让我吃尽苦头。脚下的台阶弯弯绕绕,根本没有平直的道路,偏偏人在云端,不见来路,也看不见顶峰。

我思考许久,终不甘半途而废,于是攥紧拳头,暗下登顶决心。

三千两百米至三千六百米,四百米落差的路竟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突然,一个转弯,我的眼前豁然开朗——原来,自己已经站在了山顶平台。一时间,喧闹的平台上仿佛只有我一人矗立着。

远处,山峦连绵起伏,竟还有更高的山峰与玉龙雪山一起组成了天空的骨架。我不再仰望它们,因为我已成了群山的一部分,我只需看好脚下的路,沿着它走下去,定有到达最高峰的时刻。

何必仰望终点,心中有光,路下有路,希望就在下一个转角。

点评

作文文笔优美,情感真挚,借登山之事,传达深刻感悟。文中对山路的描写细腻,远观、近看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山路之艰险。攀登过程中,雪山景色与自身心理变化相互交织,真实可感。

结尾升华主题,让人明白只要心存希望,坚定前行,就定能抵达高峰,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者系浙江杭州市西湖区紫金港中学七年级(2)班学生,指导老师:张燕】

上一篇: 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下一篇: 老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