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显微镜看生活

暑假,父母见我整日沉迷网络,精神萎靡,便提议带我去爬黄山。一直向往黄山美景的我欣然答应。①

到黄山的那天,天空灰暗,空气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仿佛一块无形的大石头压在心头。可即便如此,我心中对黄山的期待依然满满,想象着即将映入眼帘的奇松、怪石,我兴奋极了。②

登上黄山的第一个台阶,我便对山顶上的树丛充满向往,可走着走着,那石阶仍望不到尽头。我有些急了。终于,我再也不想往前行进,走到一处偏僻的石崖下,向父母抱怨着旅途的无聊。③

父母听闻,只是淡淡一笑。父亲上前,让我望向石崖,我仔细一看,上面竟有一棵小松扎在石缝中,巨大的石块挤压着它的根,但根须仍努力挤进石堆,去抢夺极少的营养。④“你看这棵小松,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仍顽强地生长着。”父亲说,“这就是黄山魂。它不仅存在于个别的、有名的树上,还存在于这山间所有的生灵上。只要你用心体会生活的每个细节,就能收获良多。”

仔细想想,是啊,生活中竟有那么多美好被我忽略。我的眼睛应像显微镜一样,去发掘生活中隐藏的美好。我整理好心情,带着石缝中的小松给予我的力量,朝山顶走去……

“一花一世界,一鸟一天堂。”我们要好好关注生活中每一件令人忽略的事、物,像显微镜一样剖开生活,带着收获,向心中的诗和远方行进。⑤

①开头较为简单,缺少叙事的格调和情感的浸润。

②本段赘余,且缺乏记叙文必备的起因,难以形成完整的叙事链条。

③此处缺乏细节描写,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黄山的道路是如何难走、“我”为何焦急之后又不想继续往前走,都没有交代清楚。可适当使用修辞手法进行细致描写,同时增加心理活动,使叙事更加真实合理。

④此处缺乏细节的支撑和过渡。小作者的感悟完全由爸爸的话产生,较为突兀,缺乏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⑤扣题突兀,情感过于夸大。修改时,可使用必要的抒情或议论句从本次经历的叙述过渡到用“显微镜看生活”的领悟上。

病情分析

1.作文多处缺乏细节的支撑和具有波折的情节,难以表达出自己的感悟,也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2.开头缺少记叙手法的变换和运用,没有个性化的格调,稍显平淡。

3.记叙和抒情间缺乏恰当的过渡句,从事到感的过程太过突兀。

上一篇: 要表达真情实感
下一篇: 用显微镜看生活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