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作者: 胡盼

从经典的诗词歌赋,到精美的传统工艺;从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到神秘深邃的莫高窟……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应坚定文化自信,这不仅是对民族历史的尊重,更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尊崇汉字 传承文明

◎温 敏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其方块字形和丰富文化意蕴为民众提供了广阔的创造和演绎空间。在日常生活或者年节庆典仪式上,我们常常能看到汉字的身影,人们认为,汉字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和力量,这是汉字情结和汉字崇拜的袅袅余音。例如,人们常用“福”“寿”“囍”这类字在春节、生日、婚礼等喜庆场合营造祥和吉利的气氛;服装鞋帽、生日蛋糕上的“福”“寿”等字,作为特殊的文化符号,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祝愿;还有各种汉字文创也日渐走进人们的寻常生活。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标志,也跟随各种国际性庆典仪式走向世界。汉字之美,美在形义走心,能将美好心愿寄托在形体上,通过字形传递中国式的浪漫和文化美感。

汉字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符号和记录工具。造字传说、敬惜字纸等汉字崇拜现象,为汉字民俗画卷涂上了斑斓的色彩。珍爱汉字,了解汉字,讲好汉字故事,涵养汉字文化自信,是汉字崇拜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1月20日)

◆解读

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彰显出无与伦比的文化自信。在新时代,深入了解汉字,讲好汉字故事,能不断地夯实文化自信根基,让中华文明的光芒愈发耀眼。

一线故事:三苏文化传承跨山越海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也是集收藏、展示、研究三苏文化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

去年,三苏文化大数据库上线,收录了三苏作品11270篇,还有文物、文献等数据10万余条、书籍上万册,形成了三苏文化主题特有的基础库、主题库及专题库。人们通过线上登录,便可追寻三苏足迹,让三苏文化传承跨山越海、触手可及。

2025年1月6日至11日,“东坡大家讲”论坛摄制组遍访海南澄迈、儋州等地,在实地走访中感受东坡文化的魅力。此次拍摄主题为“从人生起点到生命高峰——在海南寻访苏东坡”,由眉山三苏祠博物馆选题策划。据眉山三苏祠博物馆社会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是东坡活出生命高峰的地方,在这里,他度过了顽强、智慧、快乐的一段生命时光。拍摄期间,三苏祠博物馆还邀请川琼两地专家学者围绕苏东坡相关话题开展深入交流。

2025年1月18日是苏东坡的诞辰纪念日,民间历来就有“寿苏会”的传统。“今年的‘寿苏会’将更加突出传承这一主题。”其间,“东坡海棠”主题书画作品展如期举办,游客可通过诗意绘海棠等形式为东坡祝寿,续写东坡与海棠的故事。此外,东坡诗词擂台赛、灯谜有奖竞猜、古法拓印等体验活动,突出知识性、趣味性,雅俗共赏。

(节选自“金台资讯”2025年1月13日,有删改)

◆解读

三苏文化传承跨山越海的故事彰显出了强大的文化自信。大数据库上线,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到三苏风采,拓宽了文化传播边界;遍访海南等地的拍摄并与专家交流,深挖东坡文化的内涵;“寿苏会”等活动融合古今,吸引全球游客参与。这些举措都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度肯定。

汲取文化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

◎汤超颖  王春远

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不断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在吞吐古今的宏大气魄中成长壮大;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没有在忧患战乱中分崩离析,而是在千锤百炼中不断奋起、复兴、重焕荣光;五千多年来,中华文明没有故步自封简单复古,而是始终在继往开来、开拓进取中不断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站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这是历史长河赋予我们的无比坚定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从大历史观看人类文明,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中华民族有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长期融合发展、不断向内凝聚的历史实践中,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灿若星辰、博大精深的伟大文明,且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自身朝代如何更迭,中华文明之河不曾断流,薪火始终代代相传,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根基所在。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只要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赓续历史文脉、坚持守正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新征程上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11月19日)

◆解读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以开放包容、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姿态持续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就意味着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深厚底蕴为基,在新时代守正创新,铸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上一篇:
下一篇: 生而有翼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