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胜 自 己

作者: 郭建华

战胜自己既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方法;既是一种决心,也是一种智慧。它饱蘸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孕育着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气质。我们有责任将其作为终身信条,并为此付出努力,不断地挑战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石智勇:我战胜了自己

在2024年举重世界杯男子73公斤级比赛中,已经年满30岁的石智勇迎来了自己本次比赛中的最后一次试举。他最终未能将196公斤的杠铃举到头顶,杠铃重重地砸在台上。几分钟后,未满21岁的印度尼西亚选手里兹基·朱尼安夏挺举试举201公斤成功,以总成绩365公斤打破了石智勇在东京奥运会夺金时创造的364公斤世界纪录。

石智勇说,自己已经尽了全力。“我觉得有点可惜,但医生跟我说过,我能练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现在我还能比赛,所以我一直在创造奇迹当中。虽然我只拿了第二,但是我觉得我战胜了自己,这可能就是竞技体育最大的魅力所在——战胜自己。”

石智勇告诉记者,自己只在3月8日举起过192公斤的重量,此后再也没有尝试过180公斤以上,这次挺举开把191公斤,已经是顶着极限去尝试了。试举成功后自己几乎力竭,加上下一次试举间隔时间太长,技术感消失,兴奋度下降,最终未能举起更大的重量。

“我告诉自己,如果挺不起,这把可能就是我国际舞台上的最后一次试举。我已经尽力了,我翻起来了,但是我的腰已经扛不住杠铃,所以我没挺起来。”石智勇说。

(选自“新华网”2024年4月5日,有删改)

◆解读

“战胜自己”是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也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这样,当面对自己因为现实客观条件确实无法达到预期的时候,就不会气馁甚至放弃,反而会激起自己想要坚持下去的决心和勇气。由此可见,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接纳自己的“失败”,就是战胜自己。

奥运冠军李倩:自己战胜自己

北京时间8月11日,在巴黎奥运会拳击女子75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李倩战胜巴拿马选手贝隆,获得金牌,为中国拳击队摘得本届奥运会第三金。今年34岁的李倩是中国拳击队的一名老将,在里约奥运会拿到铜牌,在东京奥运会拿到银牌。

独缺一枚金牌的她此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巴黎奥运会,我要把奖牌的颜色给换换。”“我还想拼一把,我想战胜自己。”李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里约奥运会到东京奥运会,自己其实都有实力赢下比赛,但在关键时刻没有顶住压力,放手一搏,与金牌失之交臂。

李倩的这份自信,更多是源于她多年积累的实力。由于身高臂长,具备学拳击的优势,进入内蒙古拳击队的李倩迅速展露其天分与实力:2008年全国拳击冠军赛中拿到铜牌;2012年,几乎包揽了中国国内女子拳击75公斤级的所有冠军;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2014年仁川亚运会、世锦赛及2015年亚锦赛上,她不断收获奖牌;2016年初登奥运赛场,便在里约奥运会就收获了铜牌;2021年在东京奥运会上斩获银牌。

“这是我自己战胜自己的时刻。”11日赛后,李倩在接受中新社前方记者采访时说,巴黎奥运周期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教练组制定的关于跑和跳的训练内容,自己经常会“跟不上”。

“没什么解决办法,唯有坚持二字,一路坚持到今天才把金牌拿下,算是弥补了这些年的遗憾。”

(选自“中国新闻网”2024年8月11日,有删改)

◆解读

从里约奥运会的铜牌,到东京奥运会的银牌,再到巴黎奥运会的金牌,李倩不断地朝更高目标迈进。她的经历体现了梦想对个人成长和奋斗的指引作用,也展示了自我超越的精神——不满足已有的成绩,勇于挑战极限,突破自我。

赵家和:逆境奋起的励志少年

2020年,赵家和不幸被检查出脑部患有肿瘤,必须进行手术。后因治疗周期长,错过了2021年6月的中考。面对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赵家和并没有放弃。在家人的支持与陪伴下,赵家和开始自学初三的知识,为下一年的中考做准备。即便世界无声,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希望始终在逐梦之路中“呐喊”,掷地有声。

得益于深圳的社会招生政策,经历两年的自学奋战后,赵家和在2023年考入深圳市致理中学,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高中生。然而,这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由于听力障碍,他难以迅速地融入集体生活,学习方面也未能跟上同学们的步伐。学校根据赵家和的特殊情况进行了安排,允许他带手机进入校园,让他能够通过语音转文字等功能及时、便捷地与老师同学们沟通交流。

得知自己的故事被广泛关注后,赵家和手写了一封感谢信,衷心地向每一位关心他的人致以万分的感激。在这封感谢信中,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学业旅程的:“自学过程中没有老师答疑解惑,遇到了难题无从提问,也没有同学的互相鼓励。但如今,每当我回想起这段成长历程,心中总是充满感激与感慨,它不仅塑造了我坚韧的性格,更教会了我如何感恩他人、回馈社会。来到致理中学后,我更是彻底走出了人生的阴霾,向阳生长!”

(选自“中国教育新闻网”2024年3月22日,有删改)

◆解读

赵家和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克服了身体缺陷带来的困难,勇敢地走出舒适区,实现了从困境到适应、从迷茫到积极向上的转变,展现出了强大的自我调适和战胜自我的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与科技相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