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我勇担重任
作者: 周敬奎青春使命,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努力抗争,是“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同仇敌忾,更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美丽家园”的实干奋斗。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贤的嘉言懿行,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敢于担当的内在禀赋。尤其是现在,责任与担当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因为这是中国继续前行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我们要以青春之我勇担重任!
用责任担当书写闪光青春
不久前,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2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被表彰的10名大学生,有的矢志科研、勇攀高峰,用实际行动交出闪亮的青春答卷;有的心怀大我、积极参与国际维和,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有的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在奥运赛场展示青春风采……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心怀“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邓宇皓矢志科研,在“九章”和“九章二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中作出突出贡献;信守“护一方平安”的誓言,贵州警察学院本科生王金磊面对严重交通事故,毅然冒险进入车辆破拆,成功营救被困人员;秉承着“精益求精”的信念,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本科生陆亦炜勤学苦练,获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冠军……“最美大学生”们以各不相同的青春故事,书写下同样绚丽的青春答卷。他们身上涌动的蓬勃朝气、青春力量,成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生动写照。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呼唤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从“最美大学生”的事迹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有着共同的特质:不惧风雨、勇挑重担、担当有为。无论是立志科研报国,创造北极高纬度浮冰区光学监测设备最长自主观测纪录;还是奔赴黎巴嫩维和战场,执行扫雷任务;或是退伍后运用专业知识创办新媒体账号,传播军旅文化、致力国防教育……使命感、责任感,是他们冲锋在前、矢志奋斗的力量源泉;爱国心、报国志,是他们拼出精彩青春的深沉动力。情有所归,方能心有所系,身有所往。从浇灌出靓丽青春之花的“最美大学生”,到各行各业拼搏奋斗的新时代青年,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激扬青春力量,在关键时刻彰显青年担当,用实际行动回答着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让我们看到了青春中国最美的模样。
(选自“人民网”2023年4月21日)
◆解读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新时代的青少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正在书写更多更精彩的青春故事。我们要以“最美大学生”为榜样,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相信,广大青年一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唱响更为精彩的青春之歌。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直—20女飞行员徐枫灿获得了网友的关注——1999年出生的徐枫灿,来自南部战区陆军某旅。会场上,她一身绿军装、扎着马尾辫,英姿飒爽、利落干练,积极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建言献策;会场外,她是陆军首个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刚毕业就飞上了大国重器直—20,最近又承担起武装直升机的改装任务。以青春之力守护家国安宁,徐枫灿的奋斗故事成为新时代有志青年在复兴之路上踔厉奋发、奔跑追梦的缩影。
时间之河奔腾不息。回溯往昔,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前赴后继。抗日战争中,杨靖宇、赵一曼、陈翰章等青年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青年才俊勇立潮头、锐意进取,为推动中国发展拼搏奋进。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中国青年始终在奋斗和奉献中谱写着激昂的青春乐章。
壮阔时代大有可为,需要青年大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落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肩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与广大青年的拼搏奋斗紧密相连……时代呼唤更多青年勇担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奋力拼搏、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敢于闯滩涉险、勇于攻坚克难,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之花。
(节选自“光明网”2023年4月16日)
◆解读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在壮阔时代面前,广大青少年一定要心怀雄志,为小家、为大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大山深处“守桥人”
“守桥人”王先洪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宜宾工电段大关桥路车间桥隧工。从业15年的王先洪,如今是车间维修队长,负责对车间管内142座桥梁进行安全监测和巡检排查。“守桥人”的工作不分寒暑,登高作业、桥梁巡检、监测数据等任务既需要认真负责,又离不开过硬的技术能力。认真排查每一处安全隐患,王先洪和同事们坚守着“守护好每一座桥”的职责。
“大家一定要认真检查,核对各项监测数据,确认一切数据正常,保证大桥安全。”每次开展桥梁安全监测,王先洪都会反复叮嘱工队人员细致检修、不留隐患。一敲、一测、一拧、一望,然后赶赴下一座桥梁进行巡检作业和数据监测,王先洪和同事们始终全身心投入、毫不懈怠,为的就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穿桥墩、攀钢梁、敲螺栓……桥梁巡检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守桥人”的工作繁琐而紧张。他们的心愿都是共同的:各项监测数据正常、及时排查清除隐患、列车安全平稳驶向远方。
然而,要达成这样的心愿,“守桥人”需要付出不寻常的努力。王先洪所在的工电段周边山高林密、地质复杂;高铁桥梁维护需在夜间进行,可视条件有限,要利用“天窗点”对多达20余万颗高强度螺栓分批次进行防松防脱检查;冬天遭遇大风天气,人被吹得浑身哆嗦,夏天使用电磁加热设备,作业人员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条件艰苦、考验重重,一个个“守桥人”用每一次锤敲手拧、每一次监测比对,来保障列车安全通行。
坚守源自责任,奋斗铸就不凡。众多劳动者坚守工作岗位,汇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奋斗与付出。每个人立足自身岗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必将大有可为,形成团结奋进的磅礴伟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12日)
◆解读
坚守源自于责任,奋斗铸就不平凡。“守桥人”王先洪将简单平凡的事坚持做,将心中的责任演绎得尽善尽美,将奋斗一生铸就得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