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中的花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古诗中所描绘的元宵节盛景是热闹且壮观的。元宵佳节,千门万户张灯结彩,人们纷纷涌上街头,赏灯祈福,庆祝团圆。街市上,人流如织,灯火如昼,流光溢彩,花灯便成了节日的主题。正月十五闹花灯自古便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红红火火,每逢元宵佳节,人们展灯、赏灯、猜灯谜,欢庆节日来临。

在童年的记忆中,元宵节最有趣的就是闹花灯。那是传统的手工灯笼,竹篾编的灯笼骨架上糊着极薄的彩色透明纸,底座是一块小木板,用来安放蜡烛,点亮蜡烛,灯笼便散出彩色的光亮。灯笼的样式多种多样,如宫灯、绣球灯、莲花灯,更有兔子灯、鱼龙灯、公鸡灯……我还记得有一种可以折叠的彩色纸灯,灯笼展开后是圆柱形的,因为底座是纸板,蜡烛不稳固,如果不小心弄倒蜡烛,灯笼便瞬间化为灰烬。孩子们的灯笼多是从集市上买来的,但我最喜欢母亲扎的兔子灯,母亲的手很巧,扎的灯笼比集市上卖的还好看。

元宵节夜晚,天一擦黑,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挑着灯笼欢快地跑出家门,五颜六色的灯笼在街上流动起来,然后慢慢聚拢,小伙伴兴致勃勃地展示自己的灯笼,比谁的灯笼好看、谁的灯笼明亮。月亮悄悄爬上树梢,月光下,我们提着灯笼欢快地笑着闹着。最有趣的是看走马灯,走马灯由村里巧手的人制作而成,多是宫灯的形状,灯笼上贴着红纸剪的小人儿,有骑马的、有拿刀的,也有《西游记》里的人物。走马灯悬挂在一片空地上,大人和孩子围着一起观赏,蜡烛一点燃,走马灯便飞快地旋转起来,那些骑马或拿枪的小人儿也跟着飞快旋转,仿佛是人和马在奔跑,我们围着走马灯开心地又跳又笑,闹到月亮西斜,依旧意犹未尽。

(作者李凤仙,节选自《驻马店日报》2023年2月4日)

上一篇: 诗歌中的花灯
下一篇: 写作切忌视野狭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