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之旅
作者: 徐艺菡蘸墨,调色,落笔。
她的手在半空停顿,似乎在捕捉那飘忽不定的灵感。随后,一声叹息溢出,手中的笔被轻轻放下。她抓耳挠腮,眉宇间透出几分烦躁。
窗外的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晶莹的雨珠顺着未关严的窗缝滴落,落在她的手背上,带来一丝凉意。她的思绪瞬间被雨声牵引,可老师严肃的声音又将她拉回现实:“画好了吗?”她脑海中一片空白,不知从何处下笔,也不知该如何回应。“要是不想画,就别画了。”她不甘心地咬了咬唇,急促地落笔,墨汁在纸上绽放,生硬又没有生气。
“你还想学国画吗?”老师并没有责备她,只是平静地询问着。她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六岁那年,她第一次接触国画,是在一场画展上。展出的作品线条流畅,力透纸背又不失柔美,深深地吸引住了她。“妈妈,我想学国画!”她稚嫩的声音里充满坚定。“是真心喜欢吗?那就要坚持下去哦。”“嗯!”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十年光景,她的国画技艺日益精进,各种奖项纷至沓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份热情渐渐淡去,她对国画的感觉变得麻木。她不由得思考,这十年间,她究竟丢失了什么。她一直模仿前人的笔触和色彩,再看最初的作品,虽然笔法稚嫩,却充满灵气;最近的作品,尽管技巧娴熟,却缺乏灵魂。老师拍拍她的肩说:“让你模仿名家作品,是为了让你能正确地使用笔法,但核心还是要注入内心的情感,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画作的灵魂。试试吧,找回你从前的初心!”说着,掏出一张蝉翼纸递给她。
她接过老师递来的蝉翼纸,轻轻铺在桌上,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这一次,她的手臂仿佛被附上魔法,笔杆在纸上轻盈地舞动,细线勾勒出梅枝的轮廓,加水稀释,再蘸墨轻点,墨水在纸上温柔地漾开,虽是灰色,却透出点点斑斓和不屈的生命力。淡淡的墨香在空中弥漫,经久不散。点上花蕾,一朵绽放着初心与热爱的墨梅跃然纸上。它们不再是单一的黑色,墨色从深到浅、从浓到淡,每一笔都恰到好处,勾勒出了梅花的傲骨。花瓣边缘,她巧妙地点上几滴清墨,让梅花在朦胧中透出了一种湿润的光泽,仿佛刚刚经历过一场细雨的洗礼,既有“疏影横斜水清浅”的优雅,又有“香自苦寒来”的坚韧。
再次蘸墨,调色,落笔,她感觉初心在墨香中凝聚。她与国画的缘分,就像笔尖落下的墨水,在艺术的旅途上荡漾开来。
【福建厦门市湖滨中学七·4班】
点评
习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她”的国画之旅。从烦躁不安到陷入沉思,再到重拾初心,情节跌宕起伏。文中,对“她”作画过程的描写得生动形象,传达出了在艺术追求中保持初心的重要性。习作语言优美,如“淡淡的墨香在空中弥漫,经久不散”一句,便为其增添了一抹诗意;同时,老师的引导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故事更具深度和启示意义。
(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