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有股向上的力量

作者: 沈鑫怡

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玻璃上,此刻,我的心情烦闷到了极点。

(景物描写开篇,点明了“我”此刻烦闷的心情。)

春雨还在轻轻地叩击着窗扉,我终究按捺不住低落的情绪,扔下画笔,来到阳台,本想欣赏外面的雨,没曾想,眼前的一幕瞬间锁住了我的目光。

(“春雨还在轻轻地叩击着窗扉”一句生动形象,与开头呼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阳台前的那棵橘树上,赫然挂着一张破烂不堪的蜘蛛网,网上还吊着一只不算很大的蜘蛛。这是立春后的第一场雨,蜘蛛网随着风雨毫无方向地摆动着,那只可怜的小家伙儿便也跟着忽前忽后地晃荡着。

(本文的描写对象。。“蜘蛛”出场,通过对蜘蛛网整体状貌的描写,写明它的困境,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做了铺垫。“毫无方向地摆动”“忽前忽后地晃荡”等细节描写具有一定的画面感。)

窗棂上,雨点的敲击声越来越大。这只蜘蛛今天将何去何从?我正想着,抬眼望去,那个小可怜儿竟已消失不见,想必是被雨点打下去了吧。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把那张早已支离破碎的网卷走了。唉,真惨啊!叹息间,我却惊奇地发现那只被打落的蜘蛛正努力地爬向树底,然后奋力地顺着树干向上攀爬。

(简单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渲染了紧张的气氛。文中对蜘蛛的动作、细节等描写,凸显出其永不言弃的精神;而“我”的心理活动也从侧面烘托了蜘蛛坚强的特征,为结尾的感悟作铺垫。)

窗外的风依旧呼呼地刮着,可这丝毫没有减弱那个小家伙“重建家园”的决心。它竟再次在两个被风吹弯了腰的枝丫间来回爬行,不一会儿,一团湿漉漉、白花花、形似网状的东西再次挂在了树上。一阵风吹过,那张蛛网在雨中飘摇不定,有随时被打落的风险,可那个不知疲倦的小家伙却依旧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地拼搏着。我想,它的身上一定积聚了春天蓬勃向上的力量!

(细节描写细腻感人,为下文写“我”的改变蓄势。)

转过身,我随手丢下的画笔正静静地卧在画架旁。我将它捡起,再用小刀削好,既然连那生活中微不足道的蜘蛛都能扛住风雨,我又为何不能呢?

决心已下,我拿起画笔,开启了平常的倍速。。先完成构图,然后拿起3B铅笔,在画纸上进行大幅度、整体的排笔。眼看屋里的光线逐渐变暗,我加快了速度,从画包中抽出一支碳笔,进行扫尾工作。。对画面进行细节的调整、修改、完善。待一切完工,我再次挪步至阳台。

外面的雨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窗外橘树上那只蜘蛛和它的“家”,如今看上去竟格外不同。。因为,它们经受住风雨的考验。正是这股向上的力量,使它们敢于与风雨抗争;也正是这股向上的力量,才让我有勇气参加下次的晋级考试!

(此刻,“我”的内心所悟点明了作文的主旨。)

如今,风雨中蜘蛛那向上的姿态依旧如在眼前。这个春天,正是因为有了这股向上的力量,才促使我走出了烦闷与懈怠的牢笼。

感谢有你,我心目中的勇士。。蜘蛛!

(结尾点题并实现了对主题的升华,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江苏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初级中学】

◆总评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习作,主要写了一只小蜘蛛不惧风雨的侵袭、坚持织网的故事,体现了其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同时表达了自己因深受鼓舞和震撼而走出懈怠情绪的感激之情。细节描写是全篇的亮点。如“蜘蛛网随着风雨毫无方向地摆动着,那只可怜的小家伙儿便也跟着忽前忽后地晃荡着”一句中的“摆动”“忽前忽后地晃荡”等词句,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下小蜘蛛的艰险处境。

文中的景物描写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作品的主旨。“雨”是小蜘蛛活动的特定环境,对突出它的精神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同时,景物描写又推动情节不断地深入,如“窗棂上,雨点的敲击声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小蜘蛛的处境愈发危险,但最终,小小的身躯扛过了风雨的侵袭,伟大的精神品质不言而喻。

通篇读下来,语言自然流畅,用词准确,情感真挚。如“终究耐不住低落的情绪”一句中的“终究”一词,既写出自己烦闷至极的心情,又呼应了开头,为下文小蜘蛛的出现做了铺垫。

(管永霞)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