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不能滥用修辞

作者: 杨峥

作文升格

写作误区

对景物进行描写时,运用修辞手法可让作文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但某些同学在写作时却通过堆砌大量的修辞语句来描绘景物,这样的描写内容空洞,属于无效描写。

文题亮相

有人收藏珠宝,有人收藏书画,有人收藏回忆……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珍贵的事物对我们影响深远,让我们愿意将其用心收藏。

这份宝贵的“收藏”,也许是勇气,也许是鼓励,也许是教训……那么,你们曾收藏过什么呢?

请以“收藏”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失误作文

收 藏

南风吹过稻田,把嫩绿的、柔软的秧苗吹得东倒西歪,好似一块美丽的、细针密缕的绒毡在风中颤动。凤尾草柔软的尖端袅袅地晃动着,似乎在享受着风的抚摸,不知怎的,它又停止了颤动,一切仿佛都安静下来。风在蔚蓝的天空中奏出优美的乐章,柳絮飞扬,如同美人的发丝随风而起。①温热的风拂去了岁月的尘埃,我终于发现了那把蒲扇——那把曾收藏于我记忆深处的蒲扇。

从小,我便是在这蒲扇送来的凉风中长大的。还记得儿时,我总喜欢在有阳光的午后,看着外婆靠在躺椅上,用两只虽有些皱起却依然修长的手编弄着竹条。我问外婆:“为什么一定要在有阳光的时候编蒲扇?”外婆拉起我的手,满脸皱纹却挡不住她甜蜜的笑容。她对我说:“因为外婆把阳光都编进了蒲扇里,下次你扇风时,就能闻到一股阳光的味道了。”儿时的我并不理解外婆的话,只觉得外婆好像拥有魔法似的,编出的蒲扇总是那么精美,扇出的风也格外凉爽。

下一段回忆已经是6岁时的暑假。老家的卧室里没有空调,许多个夏夜的傍晚,我躺在床上,衣服被汗水浸湿,怎么也睡不着。是外婆倚在我的床头,握着那把淡黄色的蒲扇,轻轻摇动。窗外,一轮金灿灿的圆月徐徐升起,像一个南瓜挂在天边,随着时间的流逝,颜色慢慢变浅,最后成了一个银白色的大玉盘。②外婆手中的蒲扇轻轻摇曳,为我送来习习凉风,拂过我的发丝,绕过我的脸颊,抬头望见外婆的笑容,只觉再无炎热之感。

“我们西西长大了,上小学了。”外婆一边扇着风,一边念叨着。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对我无限的关爱。不经意间,昏昏欲睡的我抬起头,却见外婆的脸颊微红,领口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双眼微闭,手中的蒲扇却依然挥动。她的脸上依旧挂着温柔的笑容,几朵灰色的薄云萦绕在她身后的夜空中,宛如仙女挥着衣袖翩翩起舞。暮夜,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银灰的纱裙,照在花上,花儿更显娇艳;洒在床前,让人感到些许清凉;与带点香味的空气交织在一起,沁人心脾。闪闪发光的星星数不胜数,月亮出现在它们中间……③

我心里一酸,泪水突然溢出了眼眶。这世间的真情悄悄地藏在生活的琐碎纹理中,像一朵暗夜幽兰,在看不见的地方,时刻散发着幽香。

日日夜夜,岁岁年年,外婆手握蒲扇的身影始终藏于我心中。那把蒲扇也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收藏于我的记忆长河里,直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④

①开头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对老家的风进行描写,但和作文内容关联不大,建议简化处理。

②这一部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月光”皎洁的特点,但根据上下文来看,此处的描写应体现月光下的宁静氛围。

③习作对老家的月色刻画得十分细腻,但内容略多,且景物描写的顺序有些混乱。修改时,建议重新梳理句子的结构。

④一个有力的结尾可以使作文更加完整。修改时,建议在结尾增加景物描写,使其前后呼应,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病情分析

初中生在写作文时,常常会通过描绘景物来提升文采,但用大量的辞藻堆砌来进行景物描写,反而无法令读者印象深刻。具体原因有两点:

1.景物选取过多。文中对老家的“风”“凤尾草”“月色”等的描写都很丰富,但读来却给人冗余感。修改时,可根据行文需要,选取重点景物,抓住其特点;再用一两种修辞手法将其描绘出来,这样的景物描写才是有效的。

2.情景无法交融。一篇作文中,景物描写其实是起衬托作用的,情感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如“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银灰的纱裙”一句便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月光”皎洁的特点,但根据抒情的需要,此处应体现月光下的宁静氛围,这样才能凸显外婆给予“我”的那份温暖。修改时,可将情感融入其中,这样,景物描写才能深入人心。

化蝶之作

收 藏

杨雯雅

屋内,墙上的钟表正“嘀嗒”地走着;屋外,月光柔柔地洒了进来,透过梧桐树梢,在我的床头留下斑斑痕迹。温热的风吹去了岁月的尘埃,我终于发现了那把蒲扇——那把收藏于我记忆深处的蒲扇。(通过对屋内外环境的勾勒,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既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也为接下来的故事奠定了情感基础。)

从小,我便是在这蒲扇送来的凉风中长大的。仍记得幼时懵懂,总喜欢在有阳光的午后,看着外婆靠在躺椅上弄竹条,编蒲扇。我曾问过外婆:“为什么一定要在有阳光的时候编蒲扇呢?”外婆牵起我的手,满脸皱纹却依旧挡不住她甜蜜的笑容,她说:“因为这样,外婆就能把阳光编进蒲扇里了,下次扇风时,你就能闻到一股阳光的味道。”那时的我并不理解外婆的话,只觉得外婆好像拥有魔法似的,做出的蒲扇总是那么精美,扇出的风也格外凉爽。

下一段回忆是6岁时的暑假。老家的卧室里没有空调,许多个夏夜的傍晚,我躺在床上,衣服被汗水浸湿,怎么也睡不着。是外婆倚在我的床头,握着那把淡黄色的蒲扇,轻轻摇动。月光透过窗玻璃照进来,淡淡的,看得见却看不清,反添了几丝朦胧。蒲扇晕染着点点月光,不觉清冷,只觉温暖人心。外婆手中的蒲扇为我送来一阵又一阵凉风,拂过我的发丝,绕过我的脸颊,抬头再望见外婆的笑,只觉得再无炎热之感。(这里对月光的描写富有诗意,既渲染了夏夜的宁静氛围,又添加了几分梦幻色彩。月光与蒲扇共同营造出一种温柔而安心的感觉,我们仿佛感受到了那份来自外婆的温暖。)

“我们西西长大了,上小学了。”外婆一边扇着风,一边念叨着。深邃的眼眸中透露出对我无尽的爱。昏昏欲睡的我再次抬头,却看见外婆的脸颊微红,领口被汗水浸得湿漉漉的,双眼微闭,手中的蒲扇却依然挥动着。她的脸上还挂着慈祥温暖的笑容。月光闪着金辉,照在花瓣上,洒在床前,和带着香味的空气交织在一起……(此刻,银色的月光变得耀眼而神圣,象征着外婆对“我”无私的爱,这种爱如同光芒般照亮了“我”的成长之路。)

我心里一酸,泪水突然溢出眼眶。这世间的真情其实就藏在生活的纹理之中,像一朵暗夜幽兰,在看不见的地方,时刻散发着幽香。

窗外,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月光如水般洒落在梧桐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那把蒲扇一直放在我的床头,收藏于我的记忆长河中……(环境描写首尾呼应,岁月虽在流逝,但外婆对“我”的爱未曾改变。)

【湖南长沙市怡海中学】

升格点评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篇升格文最大的特色之一,小作者用灵敏的视觉和触觉捕捉到了老家夜晚景色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月光”“凉风”相融相生,字里行间充盈着外婆对“我”的温情,首尾呼应,增强了作文的感染力,避免了因修辞使用过多而没有抓住景物特征的问题。

上一篇: 《封神演义》导读
下一篇: 状物写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