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走
作者: 柏彤从小,我就很疑惑,奶奶家好吃的东西总能放那么久,每次我去她家,她总能变戏法似的拿出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奶奶总爱说那句:“我不喜欢吃,你带走吧”
(这个“发现”真是新奇又平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身边的美好,熟悉的地方成为“陌生的风景”“带走”点题,饱含了奶奶对孙女的关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周末,妈妈驱车带我们去奶奶家那时,中秋节已经过去好长一段时间了,我却突然想吃月饼“有的,我给你找找”说着,奶奶就开始翻找起来不一会儿,她从房里走出,拿着一个精致的中秋月饼礼盒,“彤彤,这东西放在我这里也怪占地儿的,我也不爱吃,你快带走吧”我接过礼盒,还没拆封呢,仔细瞧了瞧,说:奶奶,这都快过保质期了,你怎么还没吃呢?”“奶奶牙口不好,也不爱吃甜的妈妈在一旁解释道:哪里是这样,你奶奶呀,东西总舍不得吃,说是要给她的宝贝孙女儿吃,这不,你这么长时间不来,都快放过期了”“哪有的事儿,是我不爱吃”奶奶推了推妈妈此刻,我手中的这盒月饼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
(中秋过后,“我”很想吃月饼,结果奶奶家的月饼都快放过保质期了,却还想着留给“我”奶奶不爱吃月饼的“借口”和妈妈的“揭露”,让“我”感动于这份“沉甸甸”的爱)
下午,奶奶一直忙来忙去,到田里摘菜,像什么青菜、萝卜、西红柿……装了满满几袋子“你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自家种的,都是绿色有机蔬菜呢你们走的时候带点回家,慢慢吃”奶奶边装边跟妈妈说不一会儿,奶奶说她渴了,“我去给您拿盒牛奶吧”我看着房间里摆着的几箱牛奶,都是中秋节晚辈们送的,到现在还没拆封,就让我给奶奶开箱吧“这牛奶要么腥,要么甜,我不爱喝,彤彤,你明天回去的时候带走吧”奶奶起身要拿水瓶倒开水“奶奶,这是晚辈们特意孝敬您的再说了,老年人喝这个牛奶特别好,可以补钙”我拆开包装,“你看,奶奶这身体健健康康的,下地、干活样样都行,哪里还用得着喝这个?倒是你,现在正长身体呢,你带回家,好好补补”“不行,这已经拆开了,你得喝!”我插上吸管放到奶奶嘴边,“好,
好,我喝,我喝彤彤,你也喝”
看着满满一后备箱的蔬菜,奶奶满意地笑了,“这带回去,够吃好多天,吃完再来”“奶奶,您歇歇吧,看您流这么多汗,我帮您洗洗”我打来一盆水,用手试试温度,刚刚好“谢谢我的乖孙女,懂事了”我边帮奶奶洗头,边想:奶奶的头发以前多黑啊,可现在,已是满头花白了岁月正一点一点地侵蚀奶奶的容颜
我鼻头一酸,眼泪夺眶而出“怎么啦,彤彤?”“没事儿,奶奶,您的头发真好!”“老啦,头发都白了”
(好一个“满意”,“吃完再来”是奶奶的心意“为奶奶洗头”这个情节安排得很巧妙,说明小作者懂得感恩此时,感情已到达了高潮)
临行前,奶奶又将已经开箱的牛奶硬塞到车里,“带回去,让娃喝,长身体呢”我和妈妈推了好几次,都拗不过奶奶,只好带走
(带月饼、带菜、带牛奶,有详有略,奶奶浓浓的爱成功跃然纸上)
透过车窗,我看见奶奶正向我们摆手
岁月啊,你带走了奶奶的青春,却带不走奶奶对我们的爱
(直接抒情,点明中心)
【江苏东台市富安镇富东学校燕喃文学社】
◆总评
习作以“带走”为话题,从生活中选择了我们“熟悉的场景”——周末去奶奶家,奶奶给我们蔬菜,让我们“带走”的故事,材料典型且集中
“带走”的是具体的物品,“带回家的”和“带不走的”是奶奶对我们的爱这一“带”一“回”间,是千千万万的中国长辈对晚辈无微不至的爱
习作值得同学们借鉴的地方如下:
1.选材集中小作者围绕“带走”选择了相关的素材如:奶奶让“我”带走月饼,带走自家种的蔬菜,带走已经开箱的牛奶,看似寻常的素材中饱含着奶奶对子孙浓浓的爱虽然选择的材料较多,但典型且集中,紧扣住“带走”的主题,突出表现了奶奶对“我”的爱
2.前后呼应习作用奶奶的口头禅“你带走吧”开头,直接点题,写出了中国大多数老一辈善良、淳朴、可亲、可敬的特点结尾与开头呼应,用“岁月啊,你带走了奶奶的青春,却带不走奶奶对我们的爱”一句深化了主旨,祖孙情跃然纸上
3.以小见大习作通过生活中细小的事件来表现“亲情”的主题,以小见大特别是后半部分安排了“给奶奶洗头”的细节,孩子从奶奶的言行中懂得了爱;也知道做点事来回报奶奶,情感的表达非常细腻
(吴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