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藏个”急“字

作者: 陈鲁民

考点解析

针对议论文考查论证思路的题目,考生要注意如下三方面:1.一要抓住语言标志,辨识议论文的结构方式,即总分总结构、分总结构或总分结构,并对文本或段落进行划分;2.归纳出段落或层次的段意及论述要点;3.有条理地论述论证思路,论述时可使用一些加强层次感的词语“首先”“其次”“接着”“最后”等,将第三步归纳出的段意、层意或论述要点串联起来,组织答题语言。

①汉字很奇妙也很有趣,充满生活气息,亦不乏哲学意味,可见先人造字之独具匠心,让我们受益至今。譬如,“稳”中藏了个“急”字,“静”中藏了个“争”字等,充满了相辅相成的辩证法,亦正亦奇的大智慧。

②有些时候,稳是表面现象,心里其实急得很,如热锅上的蚂蚁,却仍不露声色、若无其事,这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不是谁都能做到的。淝水之战,苻坚率领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前方鏖战正急,打得不可开交。敌众我寡,战事紧迫,东晋主帅谢安心里急得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但他还是稳稳地坐在那里和客人对弈,落子如飞,无异如常,人称其有“大将风度”。这就叫“内急外稳”。

③稳与急都是相对的,互为因果,互相转化。现在的稳是为了以后的急,稳是在打基础,做准备,积蓄力量,卧薪尝胆,心里可以急,但行动上还是要稳,一旦时机成熟,万事俱备,就会一飞冲天,大获全胜。司马懿在五丈原与诸葛亮对垒,知道蜀军粮草不丰,又是远道而来,难以持久,所以急于决战。他就稳守营垒,高挂免战牌,任诸葛亮用尽各种招数挑战,就是拒不出战。你攻我守,以逸待劳,果然他笑到了最后,取得胜利。这就叫“你急我稳”。

④参加马拉松比赛,前半程要尽量匀速前进,以稳为主,不紧不慢,不急不缓,不显山露水,不急于领先,这样可保存体力,坚持耐久。而到了最后冲刺阶段,则要用尽全身力气,奋勇向前,全力以赴,能多快就多快,能多急就多急。这就叫“稳急相谐”。

⑤井冈山上,“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因为,红军将士“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让急急而来的敌军束手无策,最后只有仓皇撤兵,“宵遁”而去。你急我稳,偏不与你对上节奏,让你进退维谷,左支右绌,急也是白急。这就叫“以稳对急”。

⑥该稳的时候,要稳如泰山,稳如磐石,一定不能急,急了就可能会犯冒险主义错误。不少问题都是急于求成的结果,急中生乱,急而失稳,教训十分深刻。它提醒我们,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无论干什么,只要急到失去理性,就会乱了方寸,乱了章法,欲速不达,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就需要急不忘稳,先稳住阵脚,稳定军心,然后再寻找机会,奋力前行。

⑦该急的时候,要急如星火,急似雷电,“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若一味求稳,迈着太师步,四平八稳,磨磨蹭蹭,就会犯右倾保守错误,失去战机,铸成大错。我国刚开始搞“两弹一星”时,正是困难时期,有人提议要稳一点、慢一点,等经济形势好转再说。好在我们的决策者和科技人员没有被这种意见所干扰,而是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克服千难万险,按计划研制出了国之重器,结束了屡屡遭受核威胁的被动局面,也确立了新中国的大国地位。

⑧做事情要稳中有急,过于求稳,缺乏进取精神,可能会形成一潭死水,难成气候。还要急中有稳,越是急,越是快,越要注意稳,否则容易翻车出事。因而在着急之时,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稳当一点儿,清醒一点儿,以防急中出乱。

⑨急如暴风骤雨,电闪雷鸣;稳似泰山屹立,砥柱中流。稳中有急,急里有稳,两相结合,互为补充,乃为世间取胜成功的不二法门。

(选自《解放军报》2021年12月10日,有改动)

考点演练

1.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2.选文⑨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3.选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简析其作用。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做到“稳”和“急”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安徽 刘瑞供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