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南方来看绿

作者: 梁惠娣

考点解析

记叙文一般常从“标题作用”“句子赏析”“作者情感”“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等几方面进行考查。1.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从修辞角度入手。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3.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如下几种: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呼应前文。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闲读唐诗宋词,冬天的诗词跃到眼前来,读着读着,冬便驾着冬诗之舟渡水而来了。

与北方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白色冬景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冬天是绿色的。

南方的山是绿的。山上的桉树、榕树……一身古朴庄重的墨绿,像穿着一件绿衣裳,这件绿衣裳仿佛穿了千年,仍不肯褪下,因为那是它们生命力的象征。

南方的水是绿的。严寒时节,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水仍是清莹莹的绿。野外,不知名的绿色藤蔓爬满了江堤、河畔,把冬水映得更绿了。藤蔓长出无数细碎的嫩黄小花,一团团一簇簇的,仿佛一袭轻纱,绿得轻盈,绿得热闹。藤蔓探头探脑的,宛如美人临水梳妆。水面上,满眼翠绿的水浮莲,就像一片绿海,展望,一池绿意舞冬风,心里不禁氤氲浓浓的诗意。

南方的田野是绿的。田野上,新种的番薯长出新叶,是一片喜人的新绿。菜畦上,小青菜、莴苣、小葱、小辣椒……长势旺盛,每一棵都是鲜嫩的绿,这是小家碧玉的绿,绿得可人,绿得诗意。这种绿,新鲜而嫩碧,带着湿湿的雾气,带着泥土的芳香。冬天的菜畦,仿佛一首绿色的诗,读着读着,就能把你的眼睛染绿。寒冬的晚餐上,当人们看到这一棵棵青绿,该是多么的惊喜,多么的温馨和亲切啊!

南方的村庄是绿的。竹子是南方的村庄里最常见的植物。竹子在南方温柔的冬风里愈发显得挺拔、清朗。高高的竹竿直插云天,尖细的竹叶像纷披的绿缎。董必武在《病中见窗外竹感赋》里说:“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写的就是竹在寒冬里的清劲样子。风吹来,绿竹摇曳,绿意流淌,竹林是一片绿海。有鸽子在竹林间翩然翻飞,远看,仿佛绿海上泛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冬季的南方,景色如画。只是翻看唐宋诗词,古人描写南方冬景的诗词可谓凤毛麟角,大概那时候的文人骚客都到北方看雪景去了,只有极少数诗人徜徉于冬天的江南美景中,乐不知返。一首唐朝白居易的《早冬》可见一斑:“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宋朝诗人刘克庄在南方过冬,也写了《冬景》一诗:“晴窗早觉爱朝曦,竹外秋声渐作威……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蓉菊满园皆可羡,赏心从此莫相违。”在冬季的南方,赏绿观花、饮酒吃蟹,是多么闲适的人生乐事啊!

冬天南方的绿,让你养眼,让你舒心。冬天,且到南方来看绿。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月26日)

考点演练

1.作者到南方去看绿,作者对南方的绿怀有一种怎样的情愫?

2.作者描绘南方的绿从几个方面来写?

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一身古朴庄重的墨绿,像穿着一件绿衣裳,这件绿衣裳仿佛穿了千年,仍不肯褪下,因为那是它们生命力的象征。

4.“与北方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的白色冬景截然不同的是,南方的冬天是绿色的。”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黑龙江  王廷义供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