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金,为人之本
作者: 刘为民
诚信,是牢记初心使命、恪守职业道德,以医者仁心全情守护群众生命健康;诚信,是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自觉践行“诚信为民”经营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默默奉献;诚信,是重信守义、自强不息,身处困境仍坚持努力、不背承诺。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维系和谐的纽带,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人与人之间只有坦诚互信,才能互助、团结、进步。
【热点直击】
一个承诺,用近半个世纪来兑现
秦蒙琳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山石屏村的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麻风病专科医院——山石屏疗养院。1981年4月,24岁的李桂科走进住着181名麻风病患者的山石屏疗养院,同患者休戚与共,数十年如一日践行着医者仁心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刚到山石屏的日子里,李桂科每天在黑漶江边换上防护服再进疗养院。接触患者一年后,掌握了麻风病的传染规律,李桂科就再没穿过防护服。除了按联合化疗方案向患者发放药品,为患者做清创手术,李桂科还刻蜡版编制讲义、到周边乡镇培训乡村医生。1990年,洱源县境内的麻风病患者全部治愈。2000年,李桂科从健康区搬进疗养院,全身心投入到患者的社会康复、心理康复和山石屏村的建设工作中。
“外界的匠人不愿来,大伙就自力更生建家园。山石屏没有路,我们就动手挖出一条3公里的土路;黑漶江上没有桥,我就带着他们造船、架溜索。后来,又从铁索桥变成了现在的水泥大桥……”山石屏村几十年来一点一滴的变化,都倾注着李桂科的心血。
如今,已退休5个年头的李桂科依旧往返于山石屏村,他筹集资金还原了山区白族的木垛房,展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麻风病人制作的生活用具,撰写文字介绍,整理各个时期拍摄的照片,建成了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
(选自《丽江日报》2023年5月4日,有删节)
【素材解读】
他用40多年的坚守,诠释医者仁心;他用40多年的陪伴,书写大爱之心;他用40多年的耕耘,践行入党初心。“用一生做好一件事,用真情谱写大爱,奉献一生,只为村民的健康”——这就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人生的真实写照。
【适用话题】
诚信,坚守,奉献,一生做好一件事。
【热点直击】
做海岛上一支真诚守信的“桨”
林传凌
2023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发布了2022年“诚信之星”。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硇洲岛回春药店店主豆碧珍入选。
豆碧珍接手父亲创办的药店30多年来,一直以来始终遵循诚实守信、奉公守法、顾客为上的诺言,以药店为纽带,把爱心融入海岛,用善心维系着与岛民的深厚感情。
硇洲岛上的物资供应全靠内陆运送补给,成本高,但回春药店所有药品价格都控制在合理区间。2020年初春,口罩一度紧俏,但回春药店作为硇洲岛上最具规模的药店,前后卖了数万只口罩,不但没涨价,而且每只口罩比岛外药店还便宜1毛钱。豆碧珍还无偿把3000多个口罩送给渡轮船上的员工、医防人员以及上门购药的群众等。
豆碧珍也曾有过困难的时候,她的丈夫遭遇两场大病,豆碧珍为筹药费四处找亲戚朋友借钱。但就算是在这般困难的情况下,豆碧珍经营的药店,上千种药品都没有涨过价,相反还做了不少赔本买卖。
豆碧珍始终坚持要为卖出去的每一粒药把好质量关。店里进了一批心脑血管药,因岛上需要此类药的人不多,放置一段时间后,豆碧珍担心药效有变,便下决心将这批药全部销毁。她还把药品出厂时间写在药盒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凡过期药品,一律下架销毁。回春药店赢得了岛民的心,得到岛民的充分信任。
(选自《广州日报》2023年4月29日,有删节)
【素材解读】
30多年承诺践诺,30多年诚信经营。豆碧珍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办药店要让利给岛上群众,要立足为民便民,不要赚自己心里不安的钱,那样晚上睡觉都不踏实。”朴实的话语,让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适用话题】
诚信,医者仁心,心系百姓。
【热点直击】
为了56年前一句嘱托,他用大半生寻找
为了完成战友生前的一句嘱托,他耗费大半生精力,历经艰辛,行程数万公里,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寻访到26位烈士的亲属。他信守诺言的故感动了无数人,他就是2022年“诚信之星”——施德华。
1967年,施德华是高炮部队的一名战士。就在奔赴前线的那天晚上,班长倪振华说:“回来的战友在有生之年,一定要代表牺牲的战友去看看他们的家,看看他们的亲人。”就是这句话,让施德华至今铭记在心。
在前线,施德华所在的部队共参战44次,但也有26位战士先后牺牲在战场上。
1967年8月,身负重伤的施德华转业到上海嘉定区粮食局工作。工作之余,他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寻访这26位牺牲战友的亲属,完成班长的嘱托。
“打114号码查,查到战友,战友再托其他战友,就这样联合起来查。比如杨德兴这个名字,在整个上海市有104个,要搞清楚,要查到,真不容易。”
2004年,退休后的施德华终于有了更多的时间,他开始一次又一次出发,寻访战友家属的路途也延伸到了更遥远的地方。为了节省费用,他常常自备干粮,乘坐票价更便宜的慢车,或者借宿在当地战友的家中。
在施德华看来,旅途的艰辛远远比不上找寻不到线索的煎熬。由于年代久远,联系方式欠缺,26位烈士的亲属也分散在祖国各地,要想全部找到并不容易。但是这些艰难,并没有阻挡施德华的决心。到2016年,施德华的足迹已经遍布广东、湖南、福建、河南等全国8个省17个市县。
(选自央视新闻2023年4月30日,有删节)
【素材解读】
战火硝烟早已远去,施德华从一个青年变成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但深藏于他内心的承诺却没有因为岁月而褪色。他用脚步丈量了茫茫人海,用诺言表达了对战友们最为真挚的怀念。
【适用话题】
诚信,坚持,真挚,永不言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