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最早闪耀丝绸之路的明珠

作者: 杨兴化

彩陶:最早闪耀丝绸之路的明珠0

彩陶,新石器时代的瑰宝。据史料,起始于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的“丝绸之路”,以输出中国盛产的丝绸、瓷器、茶叶而得名,而彩陶是最早出现在丝绸之路上的陶瓷明珠。

一、彩陶的形成背景

彩陶烧制工艺系红陶烧制工艺的延伸。早期先民制陶工艺较为粗糙,多为平地堆烧或坑烧,在氧化气氛下只能烧造出红色陶器。直到发现烧制后与器身颜色截然不同的矿物原料,可以绘制形态各异的图案,激发了古代工匠的创作激情。我国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古国,农耕狩猎为古代先民主要求生手段。频繁出现的天灾、猛兽,时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古代先民对自然环境的认识极为低下,为了躲避天灾人祸,实现温饱以及子孙绵延的愿望,只能寄希望于万物有神的神灵。于是采用各种方式组织宗教仪式和图腾崇拜,以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当然,在收获丰厚的时候他们也会组织各种宗教活动进行庆祝,以感谢自然的恩赐。在陶器壁上绘制各种图腾崇拜最为典型。比如,仰韶文化中的彩陶鱼纹盆等,体现了早期先民独特的生命观。

二、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我国特产丝绸为主要贸易产品而形成的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实际上,在汉代以前,该路线因各民族之间频繁贸易或交流已经自然形成了,这是广义上的“丝绸之路”。

早在新石器时代,华夏祖先就已经开始东西方文化交流,而彩陶作为时代文明的主要载体,经此路向西传播,因此该路又被称为“彩陶之路”。

彩陶文化以中原及陕西为中心,经甘肃及河西走廊直至西域新疆,形成了独特的彩陶之路。彩陶之路的形成,是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传播之路。

三、传递我国早期美学思想

彩陶造型与古代先民生活息息相关,彩的运用则体现了古代先民“自然性”的审美观和宗教思想。为趋吉避祸,古代先民举行各种宗教祭祀典礼及巫舞活动,并将自己对自然界事物的崇拜绘于器物上,这种借物表达情感观念的行为体现了先民们“艺术自然性”的哲学思想。

比如,出土于陕西半坡村的彩陶网纹船型壶就堪称经典。该酒壶为船型,陶面以黑彩绘制网纹,象征着人们驾船出海捕鱼的活动,反映了人们期待出海顺利、收获丰富的情感。彩陶纹饰题材自然,种类繁多,人物、事物、动植物乃至自然现象均可绘制其上,表达了古代先民朴素的世界观。

彩陶艺术,影响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近4000年历史。作为最早闪耀在丝绸之路上的陶瓷明珠,彩陶自然浪漫的艺术风格,多样化的造型,已深入东西方人民的心中。

(选自《科普时报》2023年3月3日,有删减)

【考点演练】

1.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谈谈你的理解。

早期先民制陶工艺较为粗糙,多为平地堆烧或坑烧。

2.文中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3.请根据相关内容,为第二个小标题空白处添加一个小标题。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初级中学   刘   琰供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