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老师的文学风度
作者: 许光灿作文一直是我语文学习的一大瓶颈,对写作的抵触情绪,造就了我文笔不加修饰,记事平铺直叙。直到遇见了他,开启我文学道路的启蒙人,从此我的笔墨如星光般点满纸簿。
当他第一次映入我眼帘时,一袭干练着装,手捧课本,推门而入,一股端庄、严肃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缓步走上讲台,并没有直奔主题讲课,而是提出一个个令我们未曾思考的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学吗?”“你有文学气质吗?”突如其来的两个问题让全班同学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他笑着说道:“所谓文学气质是人的精神风貌的一种体现。你只有饱读诗书之后,才能慢慢体会其内在韵味儿!”自此,这句话一直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内涵!”这句话激起了我对文学的兴趣。
不知不觉中,他的风采在课堂上展露出来。他上课的语言是“潮”的,他自我调侃“别看我糟老头一枚,但也是内秀的人,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哟!”“身为一介书生,从事的是高尚职业,因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呗!”
……
之后,他独特的教学方式让我一步步爱上文学。作文如写字,先从练字开始,他在黑板上遒劲有力地写下了板正的“认真”二字。人如其字,字如其人。书法是人的心理描绘,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变化的。这或许就是文学的风貌吧!
接下来,我开始了一段艰辛而刻苦的练字之路。反反复复,静心尽力。
后来,他又让我们开始写心情故事,习惯于流水账的我,总是东拼西凑。“生活中的琐事也可以唯美!”我对这突如其来的夸赞很是惊讶,于是开始追寻那所谓的“琐事的美”。我不断观察思考,反复推敲提炼,后来竟有两篇习作见刊。
慢慢地,我习惯于看书,悉心于观察不一样的生活。于是我努力去观察、去感受,与书中人物交流。他常常告诫我们,读书只要挺得住,熬过去,你就风度翩翩了。
这个众生眼中才华横溢的“潮”老师,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侯守斌。
(指导教师:侯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