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托物言志,委婉表达自我
作者: 欧阳艳5月的风,推开6月的云,天空跟随着太阳的笑容明媚起来。树木葳蕤,芳草碧绿,生命在天地间浓墨重彩地铺展开。时光清浅,岁月无言。当年考试季紧张的气氛像一滴墨落在宣纸上,被岁月慢慢地晕染,虽越来越淡,却已深深潜入每个少年的心底。
脚步无法随时远行,但思想可以自由驰骋。为了纾解少年心底的忧虑,艳阳天老师带着益智凌云班的少年潜入文字的世界,去寻觅作家贾平凹种的《一棵小桃树》——
今天的黄昏,雨下得这般大,使我也有些吃惊了。早晨起来,就淅淅沥沥的,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今年来得这么早!”一边让雨湿着我的头发,一边吟些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甚至想去田野悠悠地踏青呢。那雨却下得大了,全不是春的温柔,一直下了一个整天。我深深闭了柴门,伫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在风雨里哆嗦。纤纤的生灵,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可怜它年纪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万般地无奈何。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头。
少年们轻轻地朗读着,生怕声音再大点,会把那孱弱的小桃树吓得又哆嗦起来。其实害怕哆嗦起来的,又何止是贾平凹种下的小桃树呢?
艳阳天老师轻轻地对少年们说道:“贾平凹,年少时也自认为是一个孱头儿,在生活的风风雨雨里,他时常就像那纤纤的小桃树,哆嗦得满地落花。所以他写这一棵小桃树,就是在写他自己曾经风雨飘摇的少年时代,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我们也可以像大作家一样巧借托物言志,委婉表达自我,用文字的力量纾解忧虑,寻找力量。”
“老师,我们怎样写才能像名家这样巧借托物言志,委婉表达自我呢?”染之的问题脱口而出。“染之说出了大家的疑惑,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段文字,再仔细思量梳理贾平凹的写作思路。”少年们的目光再次潜入这段文字,像探照灯般寻觅着作家的写作密码。
“老师,我发现了‘托物言志’,顾名思义,既要写‘物’也要写‘志’,贾平凹的这段文字前面都在写小桃树,最后一句才是借小桃树言志写自己。”泽楷站起来跟大家分享。“泽楷目光犀利,思维敏捷,概括精准。‘托物言志’,要先写物再言志,详细地写物,言简意赅地言志。我们沿着这一思路,透过显微镜看一看贾平凹是如何详尽地描绘小桃树的?”在艳阳天老师的提示下,少年们再次潜入文字思索起来。
“贾平凹首先描写风雨之大衬托小桃树在风雨中哆嗦的形象,然后运用细节描写突显小桃树之纤弱,接着描写‘我’的心理来抒发对小桃树的怜爱。”祎祎举起手站起来说。“祎祎的概括能力很强。描写假借之物时,我们可以像大作家这样用环境描写烘托物,用细节生动地描绘物,用心理描写抒发对物的情感。但是我们怎样把‘写物’与‘言志’这两部分巧妙地融合为一体呢?”艳阳天老师又抛出了新问题。
“贾平凹在写物时用‘我’对小桃树的怜爱,巧妙无痕地由写小桃树过渡到写‘我’,接着由物及人借小桃树言志写自己,这样‘写物’与‘言志’两大板块之间有衔接过渡,自然浑然一体。”梦萱站起来高兴地说。“借助心理描写等方法让‘写物’与‘言志’两大板块之间有巧妙的衔接过渡,这是‘托物’‘言志’浑然一体的秘诀之一。”艳阳天老师继续打量着少年们,期待着大家还能有新的发现。“贾平凹在描写小桃树时重在突出它的纤细孱弱,这与抒发少年时代自己是个孱头儿时相一致的。”舟翔惊喜地说。“舟翔很善于思考,他抓住了精髓;所写之物的特质与所言之志应该一脉相承。让我们像名家那样在生活中寻找到一种事物来寄托情感,委婉表达自我吧!”
少年们的思绪飞出窗外,到天地万物间寻找与自己心意相通的那一物。笔尖在稿纸上游走,绘出少年的心上物与心中万千思绪。
佰怡在稿纸上写道:
山上微风拂面,树叶“沙沙”地摇摆着。蜜蜂与蝴蝶围绕着花草,快乐地转着圈圈。不经意间,一只小黄蝴蝶从我眼前飞过。它实在太渺小了,一阵微风吹来就把它搅得个东倒西歪。正当我对它心生怜惜的时候,它却毫不服输地迎风振翅,奋力摆正了身子往山间飞去。我被这一翅膀小小的力量给深深地震撼了!在这广袤的山林里,它是那么渺小,却能不畏困难,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方向。而比它更强大的我呢?却好似树上的鸣蝉,一心想要逃避这酷热的夏天……
于是,我又重新振作了起来,用一个个扎实的脚步,去完成自己许下的诺言!
艳阳天老师的思绪飞到了那个农家小院:
3月的阳光懒懒的,雨淅淅沥沥,微风挟着细雨,拂过农家院子里每一个生命。青苔先生在粗糙的石板上勾画连绵远山,蚕豆小子在茂密的草丛中招摇他那健壮的身体,松树老者在柔和的春风里沉吟着故年往事,连弱不禁风的豌豆公主也披上她那美丽的绿衣裳,戴上洁白的头纱,张开双臂在风中翩翩起舞。啊,禁锢了一冬,万物都在用热情迎接春天的到来,用最美丽的生命姿态给春日增添一份风采与雅韵。多日的苦闷消释在这春光中,我就是被春风唤醒的一棵草,一朵花:张开双臂,沐浴在生活的阳光里,尽情展现生命的华彩。
教室里“沙沙”的声音唤回了艳阳天老师的思绪,此时,少年们的心事在文字里找到了出口,潜在心底的忧虑,随着风散去。心底的阳光洋溢在脸上,少年们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才是青春应该飞扬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