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专练
透过奥运会这扇窗看中国
万丽君
①“银牌也是英雄”“即使不是金牌,你们依旧是我们的骄傲”……东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打开微博、微信朋友圈,满满的是网友们对中国军团的鼓励。
②这样的留言,令人感慨良多。自1979年重回奥运大家庭,42年弹指一挥间,国人的“奥运心态”已悄然改变。曾几何时,奥运会寄托了太多展示国家实力和民族形象的热切期盼,参赛选手背负家国使命,压力重重,公众舆论紧张而敏感。如今,奥运镜头扫过的中国奥运健儿们,无不带着灿烂而自信的笑容。杨倩带着嫩黄色发卡,对着镜头甜甜地比心;李发彬金鸡独立,“花式举重”登上热搜……本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顽强拼搏、激情不减,但状态上更为从容;中国观众们欢呼依旧、关心未改,却多了理性与包容。
③从比赛失利的埋怨责难到暖心安慰,从看重金牌到关注运动员本身,从眼中只有胜负到平和看待奥运、尽情享受竞技之美,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正是奥运精神的彰显,亦体现着一个大国应有的从容自信。当我们帮比赛时晕倒的巴基斯坦举重选手塔里布加油鼓劲,因乌兹别克斯坦参加8届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而感动,为日本13岁滑板少女成为奥运史上年龄最小金牌得主而喝彩,金牌早已不是唯一的期待,中国人用更舒心快乐的方式,积极参与和享受奥运会。奥运会是一扇窗口,透过它,能看到中国平视世界时那份从容豁达、平和自信。
④不再只盯着金牌,因为“我们早已不需要通过别人来证明自己”。自1984年第23届奥运会至2016年第31届奥运会,我国已获得227枚金牌。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更是向全世界展示出健康、拼搏的崭新形象,在世界体坛上树立起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国在书写体育励志故事的同时,也演绎着大国崛起的传奇:从“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到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时至今日,屹立于世界舞台的中国, 。
⑤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提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够派一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得到奥运会金牌?中国何时能够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如今,时间已经为百余年前的锥心“三问”给出了答案。更何况,到2022年,北京更将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
⑥争取胜利而不强求胜利,直面对手而不贬低对手,是我们在奥运观赛时应有的“大国心态”。从容自信,这不仅是打开奥运会的正确方式,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涵养的“大国心态”。
(选自《湖南日报》2021年7月28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在文章第②段“……”处补写一个你认为最精彩的镜头作为论据。
3.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④段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语句。
4. 通过本文,谈谈你会怎样看待“唯金牌论”。
(河北 张希波供稿)
有书便是艳阳天
向贤彪
①“风雨阴晴君莫问,有书便是艳阳天”。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拥有恒久魅力并令人沉醉其间,读书便是其中之一。
②回溯历史,古人留下许多有关读书的佳话。孔子“韦编三绝”,陶渊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杨万里“半山绝句当早餐”……书籍是人类的挚友。阅读,凝结着超越时空的力量。
③一位作家说:“人拥有宁静的时光,这本身便是幸福,而宁静的时光因阅读会显得尤其美好。”通过坚持不辍的阅读,我们可以寻觅到温暖的阳光地带,采撷到五彩缤纷的花朵,领略到生命的高洁与伟岸。“有书便是艳阳天”,生动诠释了读书之于人的意义。这个“艳阳天”,是毛泽东青年时为了练就在嘈杂环境中静心读书的本事,专门跑到熙熙攘攘的闹市去读书;是刘伯承在烽火连天、军务繁忙的战争年代,阅读并字斟句酌地翻译出大量国外军事论著;是 。
④前不久,一幕场景令人难忘:在武汉的方舱医院里,一名患者躺在病床上读书,神情专注。网友感叹这位年轻人面对病毒时的淡定,更感慨书籍的魅力。有人发出内心感悟:有书相伴,真好!
⑤疫情防控期间的“宅读”,更显出特殊时期阅读的独特魅力。一个微信书友群中,大家互相交流抗疫期间读书收获的新知与启迪。有人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感悟人类应该自警自省、更加谦逊,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有人读了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从“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有爱”这句话中,体会到爱的力量;有人读了泰戈尔的《飞鸟集》,与群友分享“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引人思索生命的意义。阅读,让人更加懂得珍爱生命、珍惜生活、关爱他人。
⑥放在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象。书籍,能给人以系统化的知识、整体性的思考;阅读让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因为有知识,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获得人生的坐标,懂得如何面对风浪,对抗不确定性。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魂世界,是气象万千的精神品格。
⑦阅读是多么美妙。书籍保存着人类的记忆,积淀着人类的诗情,延伸人类的想象。一册在手,书里的风景、书外的故事、阅读的心境都深刻交融在一起,构成独特的体验。因为有书相陪,我们的生命得以延伸,我们的人生更为宽广,我们的天空更加高朗。
⑧有书便是艳阳天!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5月16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表述。
2.文章第①段引用诗句开篇有什么作用?
3. 仿照上文,在第③段空白的横线上,为本段拟写一个论据证明作者的论点。
4.第③段和第⑥段分别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回答。
(山东 孙俊强供稿)